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省經濟轉型重構出現實質性變化綜述

2017-01-03 09:20 來源: 黑龍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過去的一年,全省上下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創新實施“五大規劃”,大力發展十大重點産業,加快建設“龍江絲路帶”,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發展處於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在我省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三大矛盾”還沒有根本破解,特別是在油煤糧木傳統産業集中負向拉動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成績來之不易,但更令人欣喜的是,産業轉型重構已經出現了重大的實質性的積極變化,穩有基礎、進有動能、新有活力、好有質變正在成為發展的態勢,也更加堅定我們振興發展信心。本報今起推出“2016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回眸”專欄,盤點過去一年來我省取得的可喜成績,目的在於讓全省上下更加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奮力前行,譜寫龍江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剛剛閉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有一組數據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統計,與2012年相比,我省2016年經濟總量預計增加1400多億元,但能源工業比2012年減少1600億元左右。這一增一減意味著我省在非能源領域比四年前增加了3000多億元的經濟總量。這個增量來自哪?就來自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重點産業項目的發力見效、新動能的培育生成。

過去的四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經濟發展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而包括我省在內的東北地區,經濟下行的壓力又遠遠超過全國。2013年,我省經濟增速放緩初露端倪,因國際油價巨幅下滑、國內對煤炭需求不振的影響,2014年、2015年我省經濟增速跌入谷底,2016年開始出現穩步回升趨勢。2016年我省在非能源領域3000多億元的經濟增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實現的。

過去的四年,對龍江來説,是爬坡過坎、滾石上山,最為艱難困苦的四年,也是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知難而進、奮力拼搏的四年。全省上下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對油煤糧木集中負向拉動的嚴峻挑戰,狠抓産業創新擴量升級,挺過産業轉型帶來的劇痛。非能源領域3000多億元的經濟增量,標誌著我省經濟轉型重構已經出現了實質性變化。

對於下行壓力巨大的黑龍江來説,3000億元的“真金白銀”來之不易。我們不僅僅要探討它“到來”的結果,更看重的是它“到來”的方式。

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實現“好有質變”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是新常態的重要特點。從2013年開始,我省積極應對資源型城市較多、轉型發展任務繁重的困難挑戰,破除以往的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路徑依賴,創新實施“五大規劃”,構築起了轉方式調結構的平臺,著眼于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提高潛在增長率,調整産業結構。習近平總書記兩次重要講話,都對我省實施“五大規劃”和抓好重點産業給與了肯定。

正如省委書記王憲魁所説:“我省過去經濟結構的好壞是歷史形成的,我們改變不了,但今後經濟結構的好壞,是我們經過努力能夠改變的,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2016年我省又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總書記提出的“三長三短”要求,結合重點産業發展實踐,對十大重點産業進行調整。優化産業結構這個長期性的工作、漸進式的過程,因找準了正確的邏輯和順序,産生“化學反應”;因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發生“質的變化”:與2012年比,2015年一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7.8%提高到10%,三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40.3%提高到78.9%,2016年前三季度三次産業比重調整到8.3:32.6: 59.1。工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出現積極變化,能源工業“一柱擎天”格局正在逐步改變,2006年佔GDP比重為30%,2012年佔20.1%,2016年大致降到不足10%。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黑龍江突出重點地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是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實績。

——大刀闊斧去産能,瞄準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

我省落實好國務院支持東北振興措施和我省煤城轉型發展規劃,實施産業轉型攻堅行動計劃,把國企改制改組同化解過剩産能、淘汰“僵屍企業”結合起來,刀刃向內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調整産業結構偏重之癥結。去年,全省煤炭去産能1010萬噸,封存煉鋼産能610萬噸、煉鐵産能219萬噸。

煤城全力擺脫“煤炭依賴症”。2015年雙鴨山煤炭産業增加值下降6.4%,使第二産業增加值下降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負36.1%。雙鴨山在痛中求新、求變,“礦二代”們瞄準綠色食品、煤化工奮力突圍,2016年1~9月,雙鴨山市財政收入出現正增長。龍煤天泰煤制10萬噸芳烴項目是雙鴨山市“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延長煤炭産業鏈的突破口,全部投入生産後有望將煤炭“吃幹榨凈”,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多億元。

雞西2016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長4.0%,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目前雞西煤炭行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已由歷史最高時80%以上,下降了近30個百分點;煤炭行業稅收佔全市稅收比重也比最高時下降40多個百分點,而煤炭精深加工,以及高端石墨、綠色食品、醫藥等産業正在崛起。

大慶非油經濟比重一再提升。2016年上半年,大慶經濟運行企穩,GDP增速由負轉正,逐步攀升。非油經濟實現增加值952.3億元,同比增長2.8%,拉動全市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大慶沃爾沃的發展為油城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按照汽車産業發展對相關經濟帶動1:7的比例測算,沃爾沃大慶工廠一期年産8萬輛、400億元的整車産值,可帶動形成數千億元的汽車産業體量。

——做好“三篇大文章”,以創新促實體經濟加快轉型。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我省傳統産業仍然是振興實體經濟的最大存量,我們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持之以恒抓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方面,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著力抓好傳統産業改造提升,重新“立柱架梁”。龍江最有基礎的能源、裝備、石化、食品四大支柱産業,通過創新驅動、重組重構,煥發出生機活力。比如,老牌國企哈鍋爐,近幾年通過技術改造創新,在超低排放、二次再熱節能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訂單已排到了2018年。2016年,齊二機床、中車齊車、一重集團、齊重數控等“老字號”企業競相開發並升級換代産品,而且市場很“買賬”。齊二機床創新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已形成汽車輕量化、特種鋼材料、碳纖維材料、高端乳製品及高品質酒産品等5條創新鏈條。

另一方面,“新字號”精華薈萃唱響“重頭戲”,發展態勢向好,創新驅動逐步成為新的發展引擎。通過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新註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焊接集團等科技型企業4980家,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500萬元科技型企業1039家,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步伐加快。中船重工中小型燃氣輪機産品已投放市場,石墨、鉬等新興産業,形成了很強的集聚效應,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6.1%,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2個百分點。中小微企業快速增長,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不斷催生新經濟成長,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

與2012年相比,2015年一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7.8%提高到10%。2016年前三季度,第一産業增長4.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農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升,來源於我省以“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為依託,著眼于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的踏實作為。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我省堅持三個“不能調”:農業的基礎地位不能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能調、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不能調;更有三個“必須調”:把優勢作物調強、把區域佈局調優、把經濟效益調高。

玉米是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我們按照“減玉米、穩定並適當增加水稻、增大豆雜糧、擴草蓿和果蔬、上畜牧,打造安全優質高效綠色農業”的總體要求,2016年全省玉米調減1922萬畝,經濟作物新增177.7萬畝。

與2012年比,2015年食品工業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以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4.3、1.7、1.4個百分點。同時,基於對國內高品質乳製品、畜牧産品需求增長趨勢判斷,我省持續大力推動畜牧業發展,在已建成182個單體存欄1200頭奶牛場基礎上,2016年又投入12億元,拉動社會投資45億元,建設3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54個、300頭以上規模肉牛場96個、3000頭以上規模生豬場63個,加快實現糧變肉、草變乳過腹增值,推動我省由大糧倉變成“糧倉+肉庫+奶罐”。

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主攻方向。2016年高標準生態農田新增665.4萬畝,“三減”高標準示範農田面積新增730萬畝,建設“互聯網+”高標準綠色有機種植示範基地1170個。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業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注重“質”的需求轉變;也推動農業生産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轉變。

——創新供給發展服務業,增強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我省著力加大公共産品、公共服務投入力度,打造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大力培育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龍江供給優勢的新增長領域。數據顯示,經濟結構中服務業佔比顯著提高。與2012年相比,2015年三産對經濟的貢獻率從40.3%提高到78.9%。2016年前三季度,三産比重達到59.1%,增長8.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

“兩座金山銀山”中的冰雪經濟、生態旅遊、湖泊濕地經濟、林中經濟等發展帶來的潛力正在釋放。我省致力於挖掘、利用、發揮獨有的生態優勢和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強化營銷,引入外部需求,促進旅遊、養老、健康、文化、體育等産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2016年來我省休閒度假養老的外地老年人達到124萬人,增長90%。

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與我省優勢資源結合出現良好勢頭。全省快遞業務量2015年增長80.2%,2016年前11個月又增長76.3%。同時,我省抓好金融、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就業拉動點。

重點産業項目發力,實現“進有動能”

推進落實“五大規劃”,最終要落到抓産業、上項目上來。2016年前三季度我省經濟增長6%,呈穩步回升趨勢,這説明我們抓經濟工作思路是正確的、政策措施是有力的,發展向好的基本面穩住了。這其中,産業項目建設成效持續顯現。近5年來,我省累計建設産業項目2.4萬個,完成投資2萬億,單體投資大的萬達、華南城等商貿綜合體對發展服務業和促進就業拉動很大,還有汽車製造、煤化工等,這些産業項目有力支撐了這些年全省經濟增長。

一個産業項目,激活一條産業鏈,帶活一方經濟。一批具有牽動力大項目的落地生根,給龍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拉動效應。

——持續推動産業項目建設。

2013年年初,省委提出“全黨抓發展、重點抓經濟、突出抓産業、關鍵抓項目”,注重提高“五個比重”,從投資結構、經濟規模、增長潛力、産業體系、經濟成果等多方面檢驗産業項目的“成色”。方向明確,路徑清晰,龍江,把産業項目建設提到了戰略高度。

2016年,按照“五個要發展”和“五頭五尾”的要求,通過擴大增量、激活現有存量和要素,帶動工業結構調整。截至2016年11月末,全省投資5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6806個,增長29%;新開工項目5145個,增長40.4%,其中億元以上436個,增長28.6%;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1009個,其中10億元以上109個,20億元以上46個。至10月末,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61億元。積極對接《中國製造2025》23個細分行業中我省有優勢的17個領域儲備生物制藥、機器人等5個領域産業項目383個,一大批重點項目開工。積極開展與央企融合發展,簽約項目60個,新生成合作意向及線索57個,簽約額1342億元。

日前,我省首個設在企業的進口肉類檢驗場——黑龍江大莊園進口肉類指定檢驗場在綏化投入使用。這是繼去年6月投資5億元建設全球最長的進口羊産品全自動生産線後,大莊園實業集團為完善“中央廚房項目”在綏化進行的又一“大動作”。2016年,綏化市將産業項目建設作為奮力推進農區現代化、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的第一突破口,吸引了越來越多和大莊園一樣的國內知名行業龍頭企業落戶綏化、紮根綏化。截至2016年11月份,該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領跑全省;前三季度GDP增長6.7%,位列全省第二。

2016年前三季度,哈爾濱GDP增幅達到7.5%,在全省和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一,連續9個季度領跑東北三省。哈爾濱經濟運行向好的一個重要亮點,就是實體經濟表現喜人。2016年1~10月全市民間投資增長9.6%,增幅高於全市固定資産投資1.1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産投資76.1%。投資400億元的萬達文旅城、馬來西亞建榮集團投資80億元的波塞冬海洋樂園項目,以及投資60億元的龍江航空、投資50億元的傳化智慧公路港、投資30億元的雨潤物流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大項目,促進了産業結構優化,提升了服務業層級。

2014年,廈門象嶼集團來到富錦,“富錦象嶼”成為黑土地“農頭工尾”新勢力。2016年10月,一期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正式投産,全部投産後,玉米深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噸,年産值預計達到65億元,實現利稅7億元。

大慶沃爾沃SPA平臺項目建成,一個千億汽車産業在大慶“無中生有”,預計大慶沃爾沃汽車今年量産5.3萬輛,可實現産值260億元。

滴水窺海,晉位升級的事例充分説明,産業項目是載體,是競爭力。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産業項目建設正在發力見效。我省産業集中度、産業貢獻率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在小幅回升中孕育出多點發力增勢。

——基礎設施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發展需要載體,需要基礎,更需要引擎。近年來,我省水利、鐵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取得了歷史性重大突破,建成了一大批龍江人民多年夢寐以求,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發展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已通高鐵、正在建高鐵的有9個城市,龍江將迎來高鐵時代,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能力開始顯現。水利建設是龍江歷史上發展最快時期,對農業生産條件和生態環境改善將發揮重要作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始終位居全國前列,釋放了投資拉動效應,帶動了相關實體産業發展。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全省完成水利項目投資846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4倍;完成鐵路項目投資764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8倍;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農村泥草房改造投資3559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9倍。三江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哈牡客專、哈佳快速鐵路建設加快推進,牡佳客專開工建設,“三橋一島”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江鐵路大橋中方一側基本完工、俄方一側開工建設,謀劃多年的黑河跨境黑龍江公路大橋實現中俄雙方同步開工,黑瞎子島和綏芬河8座及以下小型車輛穿越國界開展自駕遊正在劃定區域,建三江、五大連池等支線機場和公路等交通項目加快建設。

特別是2015年、2016年,龍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加快。2015年,全省鐵路完成投資263億元,水利完成投資348億元。2016年,全省水利項目完成投資200億元,下達年度中央水利投資150.9億元,居全國第一。鐵路完成投資286.3億元,哈牡客專、哈佳快速鐵路和哈爾濱火車站改造進展順利,牡佳客專開工。公路完成投資185.4億元,建成幹線公路1449公里、農村公路4549公里。機場完成投資22.8億元,哈爾濱機場擴建,五大連池和建三江濕地機場建設進展順利。哈爾濱地鐵完成投資40.7億元。完成電網投資70.2億元。雞西、七台河城市供水工程順利推進。如此高強度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前所未有的。

——頂層設計引領産業項目“一號工程”。

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個遞進,産業項目持續向縱深推進,關鍵在於全省上下的“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在於“龍江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以産業發展為中心,産業發展以項目建設為中心”的理念在龍江大地生根。

産業項目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一號工程”,始終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強調抓項目建設特別是抓重點産業項目,就是抓發展的動力、抓發展的潛力、抓發展的希望。2013年10月,在全省産業項目工作推進會議上,省委書記王憲魁強調:“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産業結構,今天的項目層次和質量決定著明天的發展方式。”

2014年初春,龍江經濟下行壓力驟然增大,增速放緩。特殊時期,集中精力抓産業,下大力氣上項目,更加重要、更加迫切。龍江的決策者科學判斷形勢,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再次堅定了下大氣力推進産業項目建設的決心。省委省政府接續做出了開展“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新一輪産業項目建設戰略部署。相繼出臺促進工業經濟增長17條、穩增長65條,落實振興東北“35條”,明確“十大重點産業”發展方向,細化産業項目發展重點,全力打造龍江産業項目建設“升級版”。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兩次重要講話,強調要做好“三篇大文章”。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總書記的要求,結合省情實際,我省對十大重點産業進行了調整,使産業項目建設呈現出動力轉換、潛力蓄積的勢頭。龍江大地上大批大批的産業項目正在漸次花開。

産業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猶如一條紅線貫穿龍江振興發展之路,黨政一把手親自上手,加快推進。每年召開的全省産業項目推進會,是龍江發展路上的“規定動作”。規格上“高配”,落實上“高標”,省委把會議開在項目建設一線上,把具體要求部署在産業園區裏,相關項目單位交流經驗、互通有無。

從頂層設計引領,到轟轟烈烈的産業項目實踐,一次次産業項目推進會,就是一次次加快發展的動員會,一個個“老中生變”、“無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産業項目,為新一輪振興發展蓄勢積能。

新的動能培育生成,實現“新有活力”

黑龍江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與體制性障礙突出,工業中能源工業比重過大,油、煤、糧、木四大傳統優勢集中出現負向拉動所致。彌補負向拉動的“短板”,加快全省經濟發展的轉型,必須抓住“動能轉換”這個核心。“黑龍江發展需要得到國家支持,但關鍵是把內生動力激發出來。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動車組’,加快駛向全面振興之路。”省委書記王憲魁如是説。

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6.1%,高於全省規上工業增速4.2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産總值比重57.6%,縣域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6%;與2012年比,2015年食品工業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以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4.3、1.7和1.4個百分點;截至去年11月末,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35.4萬戶,同比增長9%,其中新登記企業6.58萬戶,同比增長24.7%……這些數字對應的是我省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成效,以及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帶來的進展。

——“兩座金山銀山”打開發展空間。

總書記提出的“兩座金山銀山”,賦予了開發利用生態資源的新內涵,提出了發展生態經濟的新要求,是我省創新升級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依託。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要有産業、有項目,加快催生一批實體産業,把我省打造成“兩座金山銀山”的大舞臺。

旅遊業有較快的發展速度,並且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能夠持續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能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依託大森林、大濕地、大界江、大草原既獨特地理位置,我省大力發展旅遊産業,旅遊業近兩年全線飄紅。在全國多地爭著做大冰雪旅遊這塊“蛋糕”之際,我們把最具成長性的冰雪旅遊産業緊緊抓在手上,每年推出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體育活動幾百項,並通過設立“全民冰雪活動日”來激發全民參與冰雪活動的熱情。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亞布力、雪鄉、漠河北極村等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場影響不斷擴大,品牌效應顯現。2016年春節黃金週期間,我省接待遊客901萬人、同比增長31.2%,實現旅遊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3.6%,冰雪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越來越大。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去年前11個月增長12.5%;省外手機漫遊入省用戶數去年前11個月增長14.2%;省外銀行卡在我省刷卡交易額去年前11個月增長44%。2016年上半年,全省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405.5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4.06億元。

——“龍江絲路帶”擴大了經貿合作。

“龍江絲路帶”作為一條國際貿易的物流帶,一條要素集聚的産業帶,一條互利共贏的開放帶,為龍江的發展打開了巨大的空間。“我們的根本著眼點就是立足黑龍江的基礎和優勢,放眼國內國際,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搭上國家新一輪擴大開放這班車。”省委書記王憲魁親自登臺講課,為全省領導幹部闡釋“龍江絲路帶”。

西通歐洲東出海的“龍江絲路帶”跨境通道已全線貫通,以“龍江絲路帶”為牽動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顯示其獨有的魅力,口岸客貨運量增長,部分資源性商品進口規模和效益增加,進出口總額降幅收窄、11月開始正增長,招商引資質量不斷提升。

“龍江絲路帶”帶動了與沿線國家及其他相關國家的務實合作:西向與德國等歐洲國家合作,東向與韓國等亞洲國家合作,北向與我們的近鄰俄羅斯合作,南向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合作。2016年,我省分別在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及香港舉辦經貿交流活動,形成合作線索48項,達成協定及合同30項,簽約77.6億元。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147.8億美元,下降22.9%,降幅收窄22個百分點。

——優化發展環境激蕩創業源流。

該減的減。2015年5月、2016年5月,省委省政府先後兩次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全省發展環境的意見》,並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對提高服務效能、切實為企業減負等優化發展環境舉措進行安排部署、傳導壓力,嚴肅查處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2016年,省政府企業和創業投訴中心公開通報和處理9批42起典型問題,113名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4人移送司法機關。

該清的清。大力推行簡政放權,到2016年,省級權力清單已調整到3030項,精簡69.9%;梳理省政府各部門行政權力仲介服務346項,清理規範25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清零,消除了行政審批“灰色地帶”。

該合的合。從“三證合一”到“四證合一”再到“五證合一”,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步步為營。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全省平均每月新登記企業5230戶、個體工商戶24654戶,分別比改革前增長66.6%、24.3%,市場主體活力不斷釋放。從去年10月1日起,作為全國四個試點省份之一,我省先行實施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登記制度改革,使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深化。

——科技創新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十二五”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累計登記科技成果7418項,2015年綜合科技進步水平位居全國第14位。2015年以來,我省持續推動省內科研機構轉化成果創辦科技企業,通過轉化燃氣輪機、機器人、3D打印、先進焊接、激光通訊、衛星應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帶動了一批新興産業發展,成效就很明顯。

為讓更多科技成果真正為龍江所用,我省相繼出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意見》等高含金量政策,重新制定了《黑龍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支持科研人員憑藉成果運用“一夜暴富”、支持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2016年至11月末,新註冊科技型企業2864家,吸納本科以上學歷人才4391名,2015年以來分別累計達4980家、12127名。哈工大、哈工程兩年兩校共成立科技型企業158家。全省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47家,累計達158家。2016年1至11月末,高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創業人數達11614人,註冊企業939個,帶動就業9358人。

站在新的一年的門檻展望未來,儘管我們面臨一些困難和矛盾,但産業轉型重構帶來的積極變化,是經濟穩中向好最鮮明標誌。保持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定能在發展中實現下一次升級與跨越。(作者:徐明輝 滕嘉娣 常春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