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地質資料助力生態環境評估和貧困區扶貧工作

2017-01-04 13:24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了提高地質資料服務的針對性,拓展地質資料服務範圍,2016年12月26日,全國地質資料館資料服務室組織召開座談會研討了地質資料如何在生態環境評估和貧困區扶貧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探討了地質資料二次開發應用的重大意義,深度剖析了經濟轉型時期地質資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會議邀請了上海師範大學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理事長陶康華研究員,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周國祺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計算機製圖實驗室主任、中國測繪學會資深會員梁啟章教授。

專家介紹,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長期從事我國扶貧區生態環境評估工作,全國地質資料館為其提供的地質資料在河南新縣、湖南新化、湖北遠安等地扶貧區以及浙江東陽生態環境評估工作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實現了地質數據與林業資源調查數據庫的整合,把動植物資源、土壤資源及其地質環境背景直接聯絡起來,通過整理分析數據,發掘當地資源特色,不但能知其然,還能究其所以然,在推動當地環境保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揚長避短、有的放矢的作用。

陶康華研究員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講到,環境保護不是為了停止發展,恰恰是為了更好更持續地發展,我國當前經濟增速已趨於緩慢,應逐步向林業、農業地質發展。我國林業佔國土面積大半,近幾年林産品進出口貿易額不斷創新高,為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農業是我國這個農業大國的第一産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兩個領域的共同點是都離不開土壤研究,儘管我國有持續更新的林業、農業調查數據,但往往局限在土壤淺層,無法對現象進行深入解釋。他舉例説,全國土壤調查無法對産區特點進行區分,有些地方可能因某種重金屬超標被認定為重金屬污染,但恰巧是該特色使得某種作物産量高、品種好,而地質數據恰恰可以從元素富集、遷移、地質構造等方面對此現象進行解釋。又比如茶葉種植與地下環境密不可分,受地熱影響會影響産量和口感。有些作物隨著不同礦區區帶呈現不同産出,或者産地不同,導致結構功能也不同,進行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甚至可以為醫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以上這些事實無疑凸顯出地質數據在農、林、醫藥等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梁啟章教授也指出將地質數據與農業、林業等數據進行跨界綜合交叉,必將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在信息領域“打鑽”一定能鑽探出豐富的資源。比如擺在眼前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國扶貧工作,如何擺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困境,過去發展旅遊業是捷徑,但不是長久之計,如果可以將當地地質特徵數據應用起來,因地制宜,知其所以然,推廣農特産品,地理標誌産品,形成産業鏈,就是將扶貧工作推上了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綜上所述,地質資料在傳承地質工作成果的同時,在其它相關領域都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需要不斷擴展傳統地質資料應用範圍,要將“跨界交叉”作為實施“地質資料二次開發”的戰略,推進地質資料在更廣範圍、更多領域發揮其基礎支撐作用。在未來,我們將會讓地質“深鑽”鑽入各個行業,挖掘地質資料工作與其他行業的合作點、火花點,力爭持續地、有效地發揮地質資料其本體價值。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