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物流空間佈局加速優化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連接北京通州與河北燕郊的徐尹路(二期)控制性關鍵工程潮白河大橋。記者 李景錄 攝
京津冀地區是交通物流網絡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借助京津冀交通協同發展的東風,集不同運輸方式一體化的綜合性物流網絡體系正在三地加速形成。
重大物流設施一體化發展,優化了京津冀物流行業的空間佈局,也加速了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的步伐——
日前,作為河北省重點項目,總投資25億元的北京鐵路局定州物流園區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與金融、電商平臺挂鉤,銜接天津港,聯通公路、鐵路、港口、航空,將發揮巨大的經濟虹吸效應,有效整合區域物流資源,降低運輸和交易成本。”定州市委書記王東群説。據了解,該項目為國家二級大型商貿物流園區,建成後年物資吞吐量可達1億噸以上,成為京津冀地區首個大型鐵路綜合物流園區。
重大物流設施一體化發展,優化了京津冀物流行業的空間佈局。在三地協同發展過程中,定位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河北省,積極構建商貿物流流通大渠道,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快速跟進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和承接京津産業轉移步伐。2016年前三季度,該省物流業增加值1909.5億元,同比增長6.1%;物流總額63451.3億元,同比增長6.4%,産業規模快速增長。
完善載體支持——
打通交通“經脈”
為開闢曹妃甸港大能力鐵路集疏運新通道,在河北唐山,唐曹鐵路和水曹鐵路兩個項目正由圖紙上的簡單線條變為現實圖景。
“目前,京津唐曹之間的聯絡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運行時間難保證、運輸成本相對高。”唐山有關負責人表示,“兩條鐵路的建設既保證了客貨運交通需求,也能夠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商貿物流要素的流通,交通必須先導先行。河北抓住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契機,著力建設環京大通道、城際大通道、落後地區大通道和對外交通大通道“四大通道”,與京津地區在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方面實現全面對接,提升物流體系綜合能力。
2016年12月6日,密涿高速公路河北段建成通車,北京大外環河北段(替代路線)全線貫通,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走到一個新階段。
據統計,道路貨運量佔河北2016年全社會貨運量的九成,但長期以來,京津冀區域內“斷頭路”現象,嚴重影響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大局。
目前,京津冀地區還有3條高速“斷頭路”:京秦高速公路、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京臺高速公路北京段。按照規劃,在2017年3條“斷頭路”將全部打通。目前,河北與京津聯合打通高速公路、國省幹線“斷頭路”“瓶頸路”的里程已經達到1300多公里。
解決省內地區間物流協調性差異。河北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兩地由於地處山區和丘陵地帶,物流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河北加大力度補齊交通短板。目前,隨著延崇高速、承平高速的建設,這一情況將得到改觀。“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將重點建設太行山、津石等高速公路項目,實現與京津的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和重點農村公路的全面對接。
共享岸線資源,共同推進港口集裝箱運輸創新發展,唐山港與天津港兩大港口集團組建唐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群,黃驊港綜合港區口岸開放一次性通過國家驗收,成功開通“黃新歐”國際班列和至東南亞國際直航航線,吞吐量增速位居全國億噸港口首位;推進空域一體化,北京新機場將於2019年建成通航……借助京津冀交通協同發展的東風,集不同運輸方式一體化的綜合性物流網絡體系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