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徽:下好協調發展“一盤棋”

2017-01-14 13:49 來源: 安徽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下好協調發展“一盤棋”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評述之四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全力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化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促進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皖北地區、大別山革命老區協同聯動發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加快振興縣域經濟,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如何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力度,推動經濟行穩致遠?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

構建多極支撐的區域新格局,提升放大安徽板塊整體效應

“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省政府參事、省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程必定説。對我省來説,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推進協調發展、下好全省“一盤棋”,當前重點應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振興縣域經濟。

2016年以來,我省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在國家戰略中找準定位、提升標桿、統籌兼顧、彰顯特色。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放大安徽板塊整體效應,需要從省外和省內兩個層面同時發力。”程必定説,從省外層面講,要全面對接國家戰略,全面提升我省在全國區域發展和開放合作中的戰略地位;從省內層面講,要統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形成各區域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我省已經明確了“一圈一帶三區”的區域發展總體思路和“三個聯動發展”的基本要求,要繼續深化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促進五大板塊協同聯動發展,推動各板塊內部融合發展,實現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有序流動,加快形成核心引領、板塊聯動、圈帶聯動、多點支撐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打造一批高水平發展平臺,爭取儘快獲批設立國家級濱湖新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黃山國家公園等戰略平臺,同時繼續發揮好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等戰略平臺的作用,推動江南、江北産業集中區和蘇滁産業園等轉型升級,激發重點開放開發平臺活力,進一步加快皖北地區、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步伐。

促進資源優化配置融合共進,提升城鄉整體發展質量水平

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我省提出,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創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城鄉在規劃佈局、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提升城鄉整體發展質量和水平。

2016年以來,圍繞推動城鄉攜手一體奮進,我省出臺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政策,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讓農民喝上乾淨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過上現代生活。江淮大地上,城鄉聯絡日益密切。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抓手。 “以新型城鎮化為平臺,更加注重社會事業均衡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規劃引領,使大中城市、縣城集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呂連生認為,要促進城鄉資源優化配置和城鄉結構調整,促進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優勢産業向農村轉移、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建立完善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加快城鄉經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

特色小鎮建設是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城鄉統籌的重要載體。“特色小鎮建設關鍵要在創新機制上做文章,可以多借鑒沿海發達省市的相關經驗,因地制宜發展好特色小鎮。 ”呂連生建議,在堅持市場主導的基礎上,賦予小鎮一定的財政資金整合權,激發建設內生動力,統籌提升相關軟硬體設施,增強小鎮的綜合吸引力和承載力,儘快打造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獨具魅力、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小鎮。

強化産業支撐完善縣城功能,培育新增長點振興縣域經濟

近年來,我省把“工業興縣”作為發展的“牛鼻子”,推動縣域經濟向更大規模、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特色産業初具規模,工業主導作用日益凸顯。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縣域經濟增長8.3%,縣域經濟佔全省經濟比重為45.8%。

“強省必先強縣,強縣才能富民。 ”程必定説,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當前,縣域經濟整體仍偏弱,與發達省市相比差距明顯,已成為制約全省加快發展的瓶頸,亟待加快發展步伐。 “沒有縣域經濟的全面振興,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

我省提出,加快振興縣域經濟,強化産業支撐力,堅定不移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和配套經濟,主動融入中心城市産業鏈佈局和創新體系,提升開發園區發展水平,加快産業集聚鎮建設;強化縣城吸引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完善縣城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縣城品位,打造一批富有活力的現代中小城市。

“要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和思維,整合省內外、國內外的人才、金融等各類要素資源,增強縣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 ”呂連生説,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確定優勢産業,集中資源重點扶持拳頭産業,抓好新興産業的培育,加快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全面提升縣域經濟內生動力和綜合競爭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