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氣象局:雷厲風行 改革潮頭寫擔當

2017-01-15 11:48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雷厲風行 改革潮頭寫擔當
——2016年防雷減災體制改革盤點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走過“十三五”開局之年,當改革領域越來越多的“動真碰硬”轉化為“真金白銀”,我們愈加堅信,“深化改革”無疑仍是解碼當代中國發展的關鍵詞。

立於改革潮頭,氣象部門最受社會關注的防雷減災體制改革,以被各界點讚的“雷厲風行”之態,在2016年的事業發展年輪中留下了一道道深刻的“鐵痕石印”。

從思想觀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調整,再到發展方式的重塑,改革之路從無坦途。“要真正推動防雷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防災減災效益,就必須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當中國氣象局黨組和全國各級氣象部門以堅定的決心和魄力向防雷減災體制頑疾“開刀”,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盤根錯節的難題,對於有著10.9余萬幹部職工的氣象部門來説,是難以想象的。

回望來路,從徹底清理規範防雷行政審批“紅頂仲介”、企業主不再費時又費錢,到全面開放防雷服務市場、越來越多社會企業具備防雷檢測資質,再到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每年可為20余萬個工程項目減負……2016年,一連串改革“硬成果”背後,是氣象改革者肩頭沉甸甸的“擔當”,更是社會企業和公眾心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一切,正是對防雷減災體制改革這一年最好的總結。

從固守到轉型:

主動“削權割肉”持續釋放制度紅利和企業活力

當越來越多的矛盾,積累成難以攻克的發展圍城,“不破不立”是毫無疑問的破局良方。事實上,在全面深化氣象改革伊始,防雷減災體制改革就被認定為“突破口”。而對這“突破口”的攻堅之舉,在2016年尤為鏗鏘有力。這一年,從固守防雷市場“蛋糕”到主動轉型“削權割肉”,防雷減災體制改革給企業送去減負“紅包”的同時,也切實換來了市場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曾經,“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等涉及防雷行政審批的“紅頂仲介”,成為社會企業難以擺脫的負擔;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市場門檻高,令許多具備專業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望而卻步;建設工程防雷的重復許可、重復監管,極大地捆綁了防雷市場的發展潛力……

在防雷減災體制改革的“問題清單”上,這些現實無一不是格外艱巨的命題、極其難啃的“硬骨頭”。中國氣象局黨組緊咬關鍵問題下功夫,緊盯關鍵領域做文章,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措逐一落地——

繼2015年5月主動取消“雷評”和“防雷産品測試”後,2015年5月、2016年3月中國氣象局又分別將防雷裝置設計技術評價和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改由氣象部門委託有關機構開展。至此,涉及防雷行政審批的4項仲介服務全部清理完畢,“紅頂仲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飽受詬病的仲介服務利益關聯被徹底切斷。

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緊跟號令,中國氣象局立即取消氣象部門對防雷專業工程設計、施工單位資質許可,並積極溝通對接,聯合11個部委共同發佈貫徹落實的通知,細化清單、明確責任。隨著落實之風從北京吹向全國,截至目前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通過政府或部門聯合發文,在年底前完成了整合許可等工作交接。這一舉措,每年可使20多萬個工程項目避免重復許可,約縮短辦理時間40天,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防雷裝置檢測市場從2016年10月開始全面開放。氣象部門取消對防雷專業工程設計、施工單位的資質許可,鼓勵社會企事業單位參與防雷技術服務。開放政策逐一落地,短短兩個月內,即有百餘家社會企業踴躍申請防雷檢測資質,超過1萬人參加防雷專業技術人員考試。

……

這是“動真碰硬”舉措的落實,也是防雷減災領域中,部門協調、市場引導、行政許可等方面一系列更優化、更健全的制度的建立。

制度如何激發活力?告別“高度集中”,走向“充分競爭”,放眼全國,市場發展的強有力足音是最好詮釋——

翻開兩年前的安徽省氣象局行政審批辦件登記簿,不難發現,在全年辦理的252件登記備案中,防雷産品登記備案佔80%以上。而今,安徽防雷産品登記備案全面取消,外省具備資質的企業若要到安徽投資興業,可直接進入市場,再也不用繞登記備案這道“彎”,企業有序流動和公平競爭隨之而來。

在廣東,省氣象局作為第一批單位納入全省網上辦事大廳統一申辦受理平臺。通過在線辦理,企業主足不出戶或僅需跑動一次即可辦結相關審批程序,防雷審批承諾時限壓縮50%以上,“少跑腿”“好辦事”從願景變成現實。

通過改制、登出、合併等方式,浙江氣象部門加快推進部門防雷工程公司退出市場。目前,浙江氣象部門所屬的防雷工程企業,已從2010年的46家減少到現有的6家,且政、事、企之間的所有人員、崗位、職責、財務核算等徹底規範、分離,市場環境的凈化不言而喻。

“人還是那些人,設備還是那些設備,一旦體制改了,效率與效益便以幾何級數噴涌,這份‘多出來’的活力,就是制度紅利。”改革領域的這一説法,在防雷減災體制改革中得到有力印證。

從偏離到回歸:

全方位強化防雷安全管理

讓“看得見的手”更有效

在我國,雷電災害曾經造成每年約700人至800人死亡,經濟損失達100億元。顯然,防雷減災領域的任何變革,都決不能有悖于對“安全”的守護。

如果説主動“削權割肉”是對防雷服務市場規律的尊重,那麼“把該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則是對政府應盡職能的充分行使,讓“看得見的手”更有效。其中,“安全監管”無疑是氣象部門行使管理職能的核心。

而過去,氣象部門在防雷減災中普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對這一職能的行使有時過了頭、有時沒到位。“減審批不能減安全,優化整合也不是甩包袱”,正本清源後的防雷服務,要想真正回歸到防雷減災的法律定位上來,回歸到基礎性公益性的事業定位上來,必須全方位補齊監管“短板”,彌補安全“縫隙”。

帶著這樣的自省,過去一年,氣象部門在充分行使政府職能上穩紮穩打,從全面加強防雷減災安全管理,到緊抓防雷服務市場事中事後監管,再到完善規章制度與標準規範,在防雷減災領域氣象部門的角色,正逐步回歸正軌。

這一年,防雷安全管理中政府的領導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更清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依法制定權責清單並向社會公佈,各地紛紛將防雷安全工作納入地方安全生産責任制和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全國開展防雷減災安全專項檢查4000余次。

這一年,防雷服務市場雖全面開放,但絕無“一放了之”,氣象部門對防雷減災服務的事中事後監管,有力推動了市場規則的公開、透明。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向社會公開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充分發揮監管“利劍”作用。

這一年,防雷減災領域的規章、制度、標準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在防雷裝置檢測領域,資質評審細則、信息公開辦法、機構信用評價規範等規範性文件和配套標準新鮮出爐;在防雷行政審批領域,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等服務指南更加“貼心”。這一切,都成為各地氣象部門依法履職的最有力支撐。

如果將目光投向防雷減災的基層陣地,我們會發現,從發佈信用“紅黑榜”,到創新管理方式,再到建設智慧監管平臺,各地氣象部門在對監管制度和能力建設的探索中,扭住了履行管理職能的重要抓手,“多點開花”的創新之態,正引導防雷市場健康發展——

一張定期滾動更新的防雷裝置檢測“黑名單”和“紅名單”,讓在浙江從事這一行當的企事業單位格外重視誠信建設。嚴重違反法規規章的防雷檢測單位被納入“黑名單”,是氣象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嚴格依法依規開展服務並獲得表彰或獎勵的單位則進入“紅名單”,將來之不易的信譽轉化為無形資産。

在安徽,通過將防雷工作融入“信用安徽”,氣象部門建立起防雷減災服務單位信息公示制度。同時強化對執法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293人取得行政執法資格證,執法水平大幅提升。

湖北省氣象局則搭上互聯網快車,在全國率先實現與安監部門安全生産隱患排查治理標準化、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對接。通過這個以企業自查自報、部門實時監控為核心的開放式通用平臺,企業和監管部門的隱患排查治理全過程均可留下痕跡。不僅如此,湖北還編制完成了防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標準,針對一、二、三類防雷裝置和場所分別設定監管內容和工作要求,有效填補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

“過去,我們既‘參賽’又‘吹哨’,在進行防雷行政執法時常感‘氣短三分’,效果打了折扣;現在,‘裁判員’回歸正途,執法監管讓人心服口服,再加上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充分發揮應有的職能,我有底氣!”這是一名基層防雷監管工作人員的肺腑之言。

從打破到重構:

直面困境紓解陣痛

搭建防雷減災工作新構架

在防雷減災體制改革中,調整和分流原有防雷機構人員,解決幹部職工“後顧之憂”,是擺在氣象部門面前最現實、最棘手,也最不容回避的難題。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一年,直面困境,從打破原有格局、彌補發展經費缺口到調整甚至重構人員隊伍,氣象部門經歷前所未有的陣痛,但也在探索紓解之策的努力中,穩住了人心、搭建起全新的防雷減災工作架構。

明確省級氣象災害防禦管理機構,將雷電監測、預報預警等基本業務納入現有氣象業務體系,組建氣象災害防禦監管技術支撐機構,按照個人意願和技術特點合理調整人員崗位、理順人員關係……在中國氣象局的統籌規劃指導下,一系列調整變動雖大刀闊斧,卻穩妥有序。

截至目前,原有的22個省級防雷機構全部通過更名、加掛牌子或撤一建一的方式成立了氣象災害防禦中心,防雷業務服務平穩對接。

通過改革,氣象部門失去了一些彌補資金缺口的重要來源,而這部分資金原本是對地方氣象事業發展的必要支撐。面對難題,在中國氣象局的積極爭取下,經過國辦的協調和財政、人社部門大力支持,2016年,氣象部門市縣兩級職工津補貼資金得到落實。

改革越難,越考驗改革者的格局和智慧。各地氣象部門改革者從改革大局和地方發展實際出發,充分研究、合理利用各類政策。改變悄然發生著——

在廣東,煥然一新的“4+1”防雷減災新業態已形成。“4”即圍繞優化防雷減災“行政管理、基本業務、技術支撐和市場化服務”四方面工作,分別成立四大類具備相應職能的機構或單位;“1”則是結合培育行業社會組織的理念,扶持成立廣東省氣象防災減災協會和16個地市氣象(防雷)行業協會,發揮行業監管作用。

在雲南,地方政府購買服務為事業發展穩穩“兜底”。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檢測技術服務均納入雲南地方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全省用於防雷工作的地方財政經費已落實到位878.98萬元。

當然,在更多的地方氣象部門,防雷減災體制改革帶來的陣痛仍在持續。我們深知,改革沒有“皆大歡喜”,不經歷脫胎換骨,難迎涅槃後的新生。

從焦慮到突圍:

發揮科技強項

提升防雷減災業務服務能力

防雷減災服務正在體制改革、技術迭代與發展需求的多重變化中面臨大考。

對發展形勢的認知有多清醒,對提升服務能力的焦慮就有多嚴重。當“一把搖表走天下”式的粗放服務被時代淘汰,中國氣象局對提升防雷減災服務能力的頂層設計更清晰,突圍路徑也顯而易見——讓氣象部門防雷減災業務佈局更優化,讓雷電監測預警服務能力更強大,讓防雷減災專業服務更精細,培育出在新階段爬坡過坎的內生動力和過硬實力。

從推進雷電監測、預報及省市縣一體化短臨預警基礎業務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業務規定,到開展雷電探測效率和精度評估,強化雷電觀測業務考核;從開展科研攻關加強雷電監測技術、雷電致災機理、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和防護技術研究,到面向電力電信、高速公路、石油石化等行業,緊跟用戶需求發展精細化專業服務……一項項提升防雷減災服務能力的舉措由規劃付諸實踐,步穩蹄疾。

而在頂層設計與通盤佈局之下,各地氣象部門摸著石頭過河,摸出了方法、門道和成果。

新的預報技術正在形成——

從本地天氣氣候背景出發,雲南省氣象局研究建立了雲南雷暴等強對流天氣潛勢預報模型,成為預報員捕捉雷電蹤跡的好幫手;自主研發的雷電災害預警服務系統投入運行後,已發佈雷電預警信息6672條;精心編制全省雷電易發區域及防範等級劃分圖並向社會發佈,在這張圖上,各縣(區)的雷災等級程度、相應的防禦措施一目了然。

新的服務模式初露鋒芒——

陜西省氣象局通過政事企全面分離,組建起陜西省防雷集團發展專業服務,防雷集團化的運作方式屬全國首創。集全省防雷人才、管理、技術、設備等優勢于一體,該集團在延長靖邊能化園區、西安地鐵建設等重大項目中,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方案,從過去提供單一雷電防護技術服務延伸為開展系統服務。“集約發展、精準服務、科技引領”的防雷減災服務模式,不僅獲得國內用戶高達96.4%的滿意率,更將首次走出國門,為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的加油站及油庫提供防雷技術服務。

在“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的良性互動中,全國防雷減災服務整體水平與能力的提升前景可期。

改革未有窮期,思想更待解放。新年伊始,氣象改革者繼續懷揣“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情懷,秉持“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遠見,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推動防雷減災體制改革縱深發展。相信我們迎來的,不僅是全國各級氣象部門防雷減災服務持續健康發展的蓬勃生態,更是有力服務防災減災、護佑百姓安全的嘹亮回聲。記者 賈靜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