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新發現、新認定可移動文物近6萬件套

2017-01-17 13: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瀋陽1月17日電(記者 趙洪南)遼寧近日公佈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此次普查工作摸清了全省國有單位可移動文物登錄總數為405248件套(1618095件),其中新發現、新認定可移動文物59025件套,填補遼寧歷史考古研究的空白,豐富了遼寧文物資源。

遼寧是連接東北、北方、華北三大自然地理區、古代三大文化區的節點,在多元文化因素碰撞、交流、融合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各類遺跡、遺物非常豐富。遼寧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1月全面展開,至2016年12月末普查工作順利完成。此次普查工作摸清了全省405248件套(1618095件)可移動文物翔實可靠的身份信息以及保存狀況。

此次普查,遼寧省文博系統涉及有新發現、新認定文物的單位數量共計118家,藏品總數53174件套。非文博系統新發現、新認定單位數量共計149家,新發現新認定藏品數5851件套。

其中,位於葫蘆島市建昌縣鹼廠鄉東大杖子村的東大杖子墓地于2000年至2014年共清理墓葬47座,絕大部分墓葬年代為戰國中晚期。墓葬出土各類隨葬品近千件,諸多文物為東北地區考古首次發現,對研究當時的少數民族文化及其與中原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7月,本溪市平山區橋頭鎮金家地區的本鋼鎢鉬廠在進行廠區改造施工時發現一處古墓葬,出土14件青銅時代鄭家洼子文化青銅器,這是繼1986年本溪縣劉家哨石棺墓出土青銅器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出土的青銅壺更是首次在本溪地區發現。這批青銅器為研究本溪青銅時代的歷史及本溪地區青銅鑄造業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