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咬”定創新不放鬆——來自鋼鐵行業轉型升級一線的蹲點調研 

2017-01-27 07:3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不久,一條新聞刷爆網絡:歷時5年,我國企業終於突破技術難關,生産出了合格的筆尖用鋼,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這一領域的壟斷,國産筆終於用上了自己的筆尖。完成這一突破的,就是太原鋼鐵集團。

剛剛過去的2016年,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在産量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實現利潤12.9億元。在全國鋼鐵行業持續數年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太鋼是靠什麼實現扭虧為盈的?春節前夕,記者來到太鋼進行調研。

讓“草根”長成“參天大樹”

“太鋼能夠扭虧為盈,靠的是創新驅動。在12.9億元的利潤中,新産品的市場貢獻率達70%以上。目前,太鋼有28個品種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35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高端産品創效佔85%以上。”太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説。

近年來,太鋼集團提出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反對守成”的創新文化和“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的全員創新理念,激發職工創新熱情和活力,走出了一條“創新拉動盈利、盈利反哺創新”的路子。

1月16日,在太鋼煉鋼二廠聶景峰創新工作室,記者被這裡優美的環境所吸引,也被這裡處處迸發著的創新活力所震撼。聶景峰創新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成立之初,只有1間普通辦公室和13名員工。怎樣激發大家的創新潛能?

聶景峰説:“當時感覺壓力很大,感覺工作效率和溝通存在問題,找不到頭緒,不知從何干起。”經過一番思考,聶景峰決定從工作環境入手,讓創新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發芽。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同事們的響應。於是,大家開動腦筋,幾天之後,一個充滿生機的綠色創新工作室建成了。

太鋼煉鋼二廠廠長趙恕昆説:“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是太鋼多年來形成的創新文化。我們以這個創新工作室為示範,讓創新之火形成燎原之勢。”短短一年,聶景峰創新工作室提報創新項目25項,創造效益1000多萬元。

包括聶景峰創新工作室在內,如今,太鋼以基層一線員工命名的創新工作室達到25個。全員創新讓一個個“金點子”在生産一線散發出熠熠光芒。2016年,全太鋼提出的公司級成果合理化建議達到1200多項,其中與一線工作相關的建議有962項。

攻克難關的尖刀隊

1月21日,記者在太鋼集團見到了太鋼技術中心筆尖鋼項目帶頭人王輝綿。近日,有關“太鋼造出圓珠筆筆尖鋼”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毫不誇張地説,一個小小的筆尖代表著行業的水平。”王輝綿説。

在長達5年的時間裏,王輝綿帶領團隊緊盯國內外市場,攻克了筆尖鋼難題。回憶那段日子,王輝綿更願意説説他的同事們:“各方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團隊的凝聚力,是國産筆尖鋼快速問世的催化劑。”

為得到用戶的第一手資料,30歲出頭的車德會“奔跑”在上海、蘇州、溫州等城市,連續出差最長時間達32天。從技術中心到煉鋼廠,研究冶煉工藝的郎煒昀、翟俊不知往返了多少回,他們在生産過程中發現問題,馬上回到實驗室進行模擬實驗,在提出改進意見後又迅速返回生産現場。

……

“2016年9月份,困擾筆尖鋼的各項難題基本攻克,初步具備量産的條件,但盤條在軋製過程中表面開裂的現象時有發生。”閆世彩是太鋼不銹線材廠技術科科長,他別有一番感觸。

那時,閆世彩帶領團隊正好在國慶假期前成立了一個專門攻關小組。為了加快研發進度,大家一致表示,放棄休假,攻克難關。在7天長假裏,小組成員晝夜跟著軋機轉,每一次試軋全部進行跟蹤,不斷改進軋製工藝。

長假結束後,難題攻克了!測試結果表明,圓珠筆出水均勻度、筆尖耐磨性基本穩定,産品質量與國外産品相當。這標誌著我國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材料的國産化、自主化進程邁出了關鍵一步。“這是爭氣鋼,也是團結鋼。”閆世彩興奮地説。

記者了解到,太鋼先後組織了10多個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型攻關團隊,跟蹤國內外重大項目,超前介入工程項目設計環節,主動推介性能更優異、成本更低的新型材料,推動用鋼行業升級換代;充分發揮16個科研實驗室和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鐵道車輛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創新平臺作用,承接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30多個,強化産品設計和工藝技術試驗,加快形成批量生産能力;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命題承包制,科技人員自由組閣、自主選題,按貢獻參與分配,上不封頂,實行即時激勵,項目攻關成功一個,獎勵一個;創建“首席工程師”和“産品工程師”制度,實行新産品設計、開發、生産、應用的“一貫制”“一站式”攻關體系,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管家式”服務,推動高、精、尖、特産品持續增長。

煉鋼二廠作為太鋼的主力廠,承擔著80%的品種鋼冶煉任務。鉻、鎳兩種貴重金屬佔到不銹鋼冶煉成本的70%以上,煉鋼二廠在原料結構優化、貴重金屬回收、質量指標提升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2016年全廠降低成本5.12億元。

這一系列創新成果成為太鋼直面市場、挑戰極限的強大支撐。據了解,2016年太鋼鋼鐵板塊比去年同期降成本15.76億元。

市場認同才是硬道理

2017年新年伊始,太鋼雙相不銹鋼市場開拓再傳捷報——繼取得挪威國家石油標準NORSOK M-650特材認證之後,首次以材料形式批量進入歐洲高端市場,用於國際石化項目。

面對激烈的競爭,太鋼集團高端産品研製的步伐明顯加快,去年相繼推出10余種打破國外壟斷的新産品。一批新、優、特産品陸續問世,成為太鋼搏擊市場、抵禦鋼鐵業寒冬的利器。

2016年11月中旬,由太鋼主持起草的新版不銹鋼三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涵蓋了國內近七成不銹鋼産量。這標誌著太鋼正加速從生産鋼鐵材料向“生産”標準轉變。“一項新標準的出臺就意味著産業的一次升級。誰掌握了標準,誰就佔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太鋼不銹技術總監李建民説。

太鋼不銹冷軋硅鋼廠總工程師張文康告訴記者,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對製造材料的性能、板形有極高的要求。過去這些材料全部依靠進口。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産品與同類進口産品水平相當,且具有更顯著的節能高效特性。

太鋼從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的轉變正在換擋提速,除硅鋼産品市場銷售增長20.6%外,汽車排氣系統用不銹鋼、罐箱行業用不銹鋼、雙相不銹鋼、超純鐵素體不銹鋼、核電用不銹鋼、取向硅鋼分別比2015年增長36.7%、76%、200%、35.4%、51.3%和107%。

開放與創新並舉。2016年11月初,太鋼在獨家應訴土耳其不銹鋼産品反傾銷案中勝訴,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這已經是近年來太鋼第五次在國際貿易摩擦中獲得勝訴。“太鋼作為不銹鋼龍頭企業,理應承擔起維護國家不銹鋼産業合法權益的責任,這也有利於增強太鋼的國際競爭力。”太鋼不銹營銷部品牌管理室主任張浩説。

“對太鋼來説關鍵是要抓住市場倒逼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精準發力,綜合施策,充分發揮工藝技術、裝備和人才的優勢,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注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李曉波説。(記者 劉存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