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長春探索”看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2017-01-05 11: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1月5日電(記者 鄒聲文、宗巍、姚湜)“一汽打個噴嚏,長春就會感冒。”

汽車産業長期“一業獨大”,在某種程度上,長春甚至全省經濟都要看汽車行情,持續發展動力和抗風險能力都讓人擔憂。

破解“東北現象”的一個關鍵,就是放下多年的“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學會多點發力、多聲部協同的産業發展“大合唱”。

東北老工業基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艱難時刻,長春在堅持改造提升支柱産業的同時,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2016年全市工業走出一條振奮人心的上升曲線:一季度工業産值結束12個月“負增長”,年中回升到6.3%,前11月增至8.6%;增長提速同時,工業質量效益、産業結構、創新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優化。

從“負增長”到“雙領銜”

2015年,長春工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汽集團産銷不理想跌出第一陣營,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大成集團出現大幅下滑……多重因素影響下,長春工業發展多個月出現“負增長”。

面對挑戰,長春圍繞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不斷推進工業投資,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去年前11個月,長春工業投資完成2322.7億元,同比增長10.6%,工業用電量增長9.5%。特別是全市汽車、農産品加工和裝備製造三大支柱産業勢頭良好,為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空間。

一汽加快推進供水供熱等剝離和産品本土化應用,大成啟動股權重構……在長春市政府推動下,輕裝上陣的兩家公司跑得更快。去年前11個月,一汽屬地産銷量達到229.4萬輛,同比增長14.5%,大成生産經營趨穩,賴氨酸生産負荷已經提高到75%。

去年,長春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等多個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文件,涉及融資、稅收、人才等多方面,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施“一對一”包保服務,增強了工業投資吸引力。

在吉通中德工業園,新建汽車零部件輕量化園區已投入使用。項目負責人李吉寶説,項目選址時考慮了多個城市,長春提供的政策支持和“汽車城”的配套優勢等因素,最具吸引力。

3月初首次接觸、3月底項目簽約、4月底開工建設,華為長春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迅速落位,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廠房等主體工程建設。長春市工信局局長李維彬介紹,類似的項目有幾個,有望帶動長春成為大數據産業的重要節點。

回看去年,長春工業經濟呈現一條穩中有升、加速向上的曲線:繼一季度結束“負增長”後,前11個月工業投資總量和增速雙雙領銜東北主要城市,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增速居第3位,工業總量由第11位躍居第9位。

雖然全年數據尚未公佈,但工信部門預計,長春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産值同比增長8.8%,工業增加值增長9%,産值和增加值增速均超出年初計劃目標(6%和6.5%)2個百分點以上。

從“一柱擎天”到“百舸爭流”

獨木不成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必須走出工業結構“一柱擎天”的境況。

對長春來説,改變工業結構“一柱擎天”,絕非不要原來的“擎天柱”,而是一方面把優勢産業做得更強、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新産業,最終實現支柱産業高端化、新興産業規模化。

在汽車産能過剩、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長春汽車産業優化升級之路怎麼走? “我們必須瞄準汽車産業發展方向,不斷延長汽車産業鏈條,全面構建環長春核心零部件體系,提升長春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和配套能力。”長春市副市長白緒貴説。

來到長春新區,新能源汽車産業園格外顯眼。這個投資34億元的項目預計下半年投産,涵蓋動力電池、整車生産等。白緒貴介紹,長春新能源汽車産業基礎好、起步早,預計2020年能達到千億元規模。

成立於2001年的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公司,主打汽車內飾設計和生産製造,憑藉自身研發創新實力和一汽豐富的配套資源,銷售額已經從最初不到17億元增長到100多億元,並在青島、天津、佛山等地建立了分廠。

汽車産業鏈條不斷延長,配套率不斷提升,目前長春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已經超過40%,2020年有望達到50%。汽車工業這一“擎天柱”的産值在提升,其他支柱産業也在不斷優化,一批新興産業正在崛起。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向裝備製造高端化邁進同時,正在開闢高鐵服務市場這片“藍海”。目前,中車長客的動車組檢修基地項目正在長春積極推進,最終將具備檢修300列動車組的能力。

“以每列檢修費用約3000萬計算,這個剛需市場是百億級的大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白緒貴説。

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長春市圍繞糧食深加工、綠色食品和特色資源三個領域,培育出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走進長春天景公司,7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玉米産品讓人眼花繚亂。這家公司走高品質、差異化道路,讓玉米地里長出了“搖錢樹”,年銷售收入突破22億元。

目前,長春工業結構呈現優化態勢,先進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生物及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大數據6個千億級新興産業加快崛起,進入“多條腿”走路的新階段。

2010年以來,汽車在全市工業産值中的佔比下降近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高8.6個百分點,輕工業、地方工業佔比也在不斷提高。“尤其可貴的是,去年下半年汽車産業增速出現回落,但全市工業增幅依然呈現加速向上的態勢,特別是地方工業企穩回升勢頭明顯。”李維彬説。

從“傻大黑粗”到“高精尖新”

“歐美是重點開發市場,不跟歐美比怎麼證明我們的産品好。” 在接待完一批前來洽談3D激光打印業務的美國客戶後,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尚勇的話充滿自信。由於産品供不應求,這家公司正在擴大産能,新廠房今年投入運行。

近年來,依託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研發力量,一批光電子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長春快速成長,光柵刻劃、交流LED、光學成像……一項項國內領先技術轉化為産品。

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家騏的一番發言引起輿論關注。他説,很多人提起東北的工業就感覺是“傻大黑粗”,這樣想大錯特錯,現在東北工業在很多創新領域成為高精尖的代表。

“像‘吉林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後,長春就開始打造遙感信息服務産業。”王家騏院士説。

科研成果豐富,但很多産業轉化卻流失外地,曾是制約長春創新發展的“老大難”。長春統籌科技資源,建立涵蓋項目、平臺、金融、市場的全環境、全流程發展的科技協同創新體系,使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應化所等高校科研機構與當地經濟發展有機結合。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聚氨酯軸承、光機所的圖像處理器芯片……幾年間,多項高精尖科研成果順利落戶長春。2010年至今,長春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提高了15.1個百分點,達到27.7%。

目前,長春的創新驅動發展也正在呈現産品向高附加值高技術、裝備向數字化智慧化、企業向産業鏈價值鏈高端轉變的良性態勢。新能源汽車、標準動車組、遙感衛星、數控機床、雲計算……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工業轉型升級重要支撐和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