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洋六號”完成南極科考任務

2017-02-02 15: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洋六號”2月2日電(記者 王攀)當地時間1日上午11時,執行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任務的“海洋六號”科考船完成全部多道地震調查任務,開往附近海域避風,標誌著我國第33次南極科考中“海洋六號”所擔負的任務基本完成。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何高文説,自2016年12月31日“海洋六號”抵達南極半島海域科考工區開展多道地震調查後,全體科考隊員克服了南極海域陌生複雜、作業窗口有限、氣候寒冷、海況急劇變化等挑戰,超額完成航次設計全部科考任務。

中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海洋六號”航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航次採用高精度綜合地質地球物理方法,對南極半島海域開展了多道地震調查、多波束測深、地質取樣、地熱探測等,獲取了一大批關於南極半島海域的地質地球物理調查數據;同時,組成陸地地質考察隊登陸考察,全面了解南極南大洋地質情況,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對南極的影響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本次“海洋六號”南極科考,也是自1990至1991年我國首次南極南大洋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後第二次南極海域綜合地質地球物理科學考察。何高文説,航次開展了多項開創性調查工作,收穫了豐富的科考成果,包括首次在南極半島海域獲取高精度、大面積的多道地震調查數據,首次開展了大範圍、立體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測,獲取到近2萬平方千米的南極海底三維地形地貌高精度數據,並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地熱探針首次獲得南極海底地層地熱流實測數據等。

同時,“海洋六號”航次積累了極地科考航行保障及複雜海況與地質條件下的調查作業經驗,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極地海洋科考人才隊伍。此外,本航次與“雪龍”船在南極半島附近海域開展聯合海上考察,是對我國在極地開展更大範圍、更多學科考察活動的有益探索,開啟了新時期多船聯合極地科考的新模式。

“海洋六號”綜合調查船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它計劃2月初離開南極半島海域啟程返航,今年4月返抵廣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