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用“創業之手”推開“富民之門”

2017-02-06 18: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2月6日電(記者 朱筱、淩軍輝)新春伊始,江蘇省沭陽縣新河鎮大營村方威的生産基地中,40余名村民正在緊張分揀、包裝多肉植物和花卉。曾是律師的方威返鄉創業,短短五年時間,他創立的“家中有果”網店日銷售額4萬元左右,2016年利潤達到100萬元,位列淘寶多肉植物和花卉細分市場全國前三。

在江蘇,創業正成為群眾致富的最大潛力所在。6日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江蘇提出多措並舉加快富民步伐,突出抓好創業富民,引發了參會代表熱議。

“從出臺富民惠民政策,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到鼓勵創業富民,江蘇著力提升百姓增收的內生動力。”揚州市代市長張愛軍代表説,揚州市以創業帶動致富,要求政府有更趨完善的創業服務體系,讓創新創業的血液在全社會充分涌流。揚州啟動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去年完成創業培訓1.5萬人,新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0個,扶持成功創業5500人。

江蘇新出臺聚焦富民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33條政策舉措,大力推進創業富民,優化創業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優化審批流程,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便捷的創業服務。

“三年前,我們的第一個項目跑審批從頭到尾花了近10個月。2016年上新項目,根據服務窗口給的一次性告知清單準備材料,2個月就完成全部審批。”江蘇海龍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徐斌説。

江蘇省工商局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3.14萬戶,累計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98.18萬戶,全省12人中就有一個小老闆。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全省將深入推進以大學生、城鎮失業人員、農民、回國留學人員和科技人員等群體為重點的全民創業,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引導和支持小微創業者在“雙創”中實現創業致富。

“我們將大力弘揚具有宿遷特色的創業文化,突出重點培育、明確思路抓落實、優化服務抓推進,迅速掀起新一輪全民創業、大眾創業新熱潮。”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代表説,宿遷將持續優化當地創業生態,大力培育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農村能人“四大主體”。

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代表透露,為進一步整合政策,推進全民創業,泰州市于2月初新出臺《關於深入推進創業富民的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力圖拿出一個“讓老百姓眼前一亮,讓創業者怦然心動、對促進城鄉居民致富管用好用”的政策。

“創業能夠做大集體資産,為群眾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村黨總支書記朱林代表説,2009年以來,村兩委幹部白手起家,發展食用菌和建築等産業,帶動全村勞動力全部就業,目前村集體經濟達22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7萬元。

創業為富民打開了另一扇大門。江蘇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

“這是人民的心聲、群眾的期盼,也是我們最應該幹、必須幹好的事情。”江蘇省委主要負責人指出,要錨定“富民坐標”,無論是抓改革還是促發展,都要堅持富民導向不動搖、不偏離、不鬆勁,全面落實富民政策“33條”,讓群眾有更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