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鄉村旅遊發展再迎重要機遇

2017-02-10 17:33 來源: 旅遊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央一號文件首提“旅遊+”
鄉村旅遊發展再迎重要機遇

2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發佈,“旅遊+”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也再次有力印證了鄉村旅遊已成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

業界倍感振奮的同時,也亟待厘清相關問題:“旅遊+”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有何深意?中央一號文件對旅遊業界提出了哪些要求?

順應大勢

仔細梳理歷年中央一號文件,自2015年開始,旅遊連續3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可見,發展鄉村旅遊早已成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受訪專家普遍表示,此次“旅遊+”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不僅再次明確了推進鄉村旅遊與旅遊扶貧工作在“三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更與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和旅遊“三步走”戰略、建設旅遊強國的目標相呼應。

“鄉村旅遊在統籌城鄉發展、拉動內需、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其綜合帶動作用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旅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的,這符合廣大人民期待和‘三農’發展實際。”中國旅遊研究院經濟學博士韓元軍認為,這意味著“旅遊+”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是中央對旅遊綜合效應的充分肯定;豐富了旅遊的內涵,擴大了旅遊的外延,“大旅遊”理念從城市向鄉村擴展;“旅遊+”理念引入為做好“三農”工作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意味著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的空間擴展,更意味著外來旅遊者與本地農民文化的融合和創新。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金濤認為,聚焦“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部署“旅遊+”,説明旅遊業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重要作用。旅遊對農業産業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個體發展都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旅遊+農業”可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使農民通過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貧困人口就地脫貧致富,加快實現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相融,促進農民提升文明素質,加快從傳統生活方式向現代生活方式轉變,有效改善城鎮和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大城市人口有序地向星羅棋佈的特色旅遊小城鎮轉移。

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副教授楊德進説,隨著我國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的大力推進,傳統農村的社會經濟結構正在加速改變,全國各地農村和農民因旅遊發展而全面獲益,旅遊業對美麗農村建設、農民增收脫貧、農業提質增效的綜合貢獻度日益顯著。“旅遊+”創造農業新價值、新業態、新增長、新面貌的作用不容忽視,列入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順勢助推的發展舉措和必然選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鐘林生説,“旅遊+”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這為旅遊業發展帶來了新使命、新動能、新方向。“新使命”意味著旅遊業將成為帶動其他産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經濟轉型升級中肩負增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新動能”意味著旅遊業的拉動、融合、催化作用將得到更好地發揮,為旅遊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新方向”意味著“旅遊+農業”將催生一些新業態、新産品、新發展模式,推動産業的轉型升級。

“‘旅遊+’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意義深遠。”作為鄉村旅遊投資企業,河北百悅旅遊投資集團董事長陳亮感慨地説,旅遊與三農融合發展,可以把遊客引進來,把鄉村産品通過旅遊平臺推廣出去,從而提升産品價值,形成品牌效應。

措施務實

從內容看,此次中央一號文件,就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産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等作出了重要部署,在産品、項目、資金、基礎設施、監管標準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亮點頗多、措施務實、效果可期”是不少業界人士對文件的評價。

“此次中央一號文件中與旅遊有關的最大亮點,體現在與旅遊融合的‘面廣而內容深’思路上,這也是貫徹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主旨要求。”楊德進認為,文件在“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産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的條款中,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平鋪直敘的表層上,而是提出了思路清晰、體系完整、舉措到位、直擊要害的發展措施,關注到了産業融合、業態産品、經營主體、村鎮載體、設施建設、文化保護、監管規範等縱深和關鍵領域,彰顯出中央在促進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的決心和力度,開啟了“農旅文”産業高度聯動、價值共創、互推提升、共同繁榮的新篇章。

鐘林生更關注文件對農業、旅遊、康養融合發展以及養生養老基地的建設的部署。他説,農業、旅遊、康養融合發展,不僅可以豐富産品、業態,而且可以將産業融合引向深入,推動農村康養資源的深入挖掘;文件認可了民宿業的發展,民宿可以讓農民參與旅遊經營,促進增收;此外,文件部署了傳統村落保護以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整體風貌維護,一些地方存在千村一面、傳統文化消失等問題,只有保護到位才能留得住特色,留得住鄉愁。

“文件對於培育鄉村休閒旅遊新的增長點、滿足老百姓新需求具有重要引導價值。”韓元軍説,其政策亮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全面性,既包括業態、産品、線路等微觀政策創新,也包括投融資、衛生安全和環境標準等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二是軟硬兼顧,既有公共服務等軟體的改善政策,也有基礎設施、環境風貌、寬帶網絡等硬體方面的指導;三是開發保護統籌,既強調有以旅遊開發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轉變動力、農民增收,也注重農村環境以及傳統民族文化保護。

“文件首次提出在重點村優先實現寬帶全覆蓋,這體現了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向景區靠攏的趨勢,也符合大眾旅遊時代散客化旅遊的需求。另外還提出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産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這給鄉村旅遊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是要多層次發展、多業態發展、多主題發展、避免千村一面,從而滿足各類旅遊者不同層次的需求。”金濤説。

在企業角度,陳亮最關注的是農村康養。“對投資者來説,這個領域是一個可以直接變現、迅速形成回報的投資領域。從大的環境來看,鄉村康養是大勢所趨,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也帶來城市病,市民對農村康養有需求,政府也積極倡導。另外,並不是所有的鄉村都可以做成景區,對於一些缺乏核心吸引物的鄉村,可以考慮發展農村康養,目前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城郊接合部,已經形成了大量生機勃勃的鄉村小鎮,康養業態在其中獲得很好的發展。”

抓好落地

落實效果如何,體制機制是第一道“關”。韓元軍認為,貫徹好中央一號文件,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創新,通過“1+3+N”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發揮好旅遊行政部門綜合協調能力。同時要考慮農村實際,做好鄉村休閒旅遊企業的消防、工商、稅收等配套政策。

鐘林生直言,“旅遊+”意味著多部門合作,相關部門需要對“旅遊+”有更深入、準確地把握,才能形成合力;要及時發現、扶持培育新産品、新業態,培養新的消費市場,如文件提到的“田園綜合體”,需要相關部門加以扶持和引導;農業文化遺産和傳統村落要保護好,要通過旅游來體現其價值,促進其保護;還需要加大人才、科研支持力度,深化跨行業、跨部門合作。

在楊德進看來,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首先應加快政府機制體制改革步伐,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釋放旅遊市場對農業供給的消費需求,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産權利,不斷優化政策落實的寬鬆環境。其次是建立政策執行的監督評估機制,對各級政府、農業與旅遊業相關部門進行執行情況的評估評價,並將結果納入績效考核的體系中。

金濤建議,一要建立有效的綜合監管機制,建立旅遊工商、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以便對鄉村旅遊中的糾紛問題能夠進行快速相應地處理。二要重視以廁所革命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系統建設鄉村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交通道路、引導標識標牌等設施。三要重視鄉村旅遊人才培養,組織鄉村民宿管理人員培訓、鄉村旅遊餐飲人員技能培訓、鄉村旅遊鄉鎮幹部輪訓。

北京世嘉集團董事長朱仝認為,在“旅遊+農業”的落實過程中,往往要引入外來投資者,農民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外來企業的思路和對於品質的要求,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強化企業項目品質考察,及是否切合當地實際,另一方面農民要主動學習新的思想,提高自己,以適應外來投資的要求。

楊德進建議,應加強政策宣傳、學習和配套,將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準確傳達到農村最基層幹部和農民,各地建立一支政策解讀和培訓輔導隊伍並及時“送智上門”,配套相應的地方實施意見、行動指南和操作規範,夯實政策落地的基礎。(記者 左登基 李志剛 邢麗濤)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