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省出臺救助、養老等多項民生新政
7月起全省低保標準普調5%以上

2017-02-14 08:01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提至400元/人/月;新建100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護理型床位要佔四成以上……全省民政工作會議13日在南京召開,出臺了救助、養老、社區建設等多項改善民生的新政。

“保障底線民生,確保困難群體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是民政部門承擔的一項政治任務。”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介紹,我省每年低保和臨時救助人數都達到200萬人次,還有大量特困供養人員、殘疾人和困境兒童需要救助。按照新一輪扶貧開發時序進度,今年7月份起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已經城鄉一體化的縣(市、區),按照高於5%的增長率提標;尚未一體化的縣(市、區),按照城市高於5%、農村高於8%的增長率提標,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之比要小于1.09:1。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依舊是困擾困難家庭的主要原因。今年,我省重點救助對象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自負費用的救助比例要高於70%,年度封頂線高於當地基本醫保封頂線的50%。各地還將完善社會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建立由臨時救助到低保、醫療、就業、教育等救助的“擺渡機制”,縮小制度縫隙,整合救助資源,形成救助合力。

據最新統計,全省有1700多萬老年人,亟需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今年我省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以産業化思維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更好地滿足全社會的養老服務需求。按照部署,今年全省將新建100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0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每個縣(市、區)培育1個連鎖經營3家以上的社區養老服務組織或者機構,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實體化、社會化。目前全省養老床位數已達6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超過36張。今年,民政部門將引導社會資金重點投向醫養融合領域,護理型床位佔比將達40%以上,並新增護理院20家。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床位佔比超過60%。

為讓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生活得更舒適安全,常州市天寧區去年安排45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對該社區的住房(困難老人家庭戶內適老化改造,並適當添置適老化輔具和傢具,約合3.5萬元/戶)、樓道出入口坡道無障礙設施、小區環境、配套設施及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等實施了改造。今年,我省將在多地試點這樣的社區適老化改造。

為給老年人接受醫養融合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在南通、蘇州等地試點基礎上,我省今年將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範圍;老年人意外傷害險參保率將達45%。有條件的地區還將探索建立“老年生活體驗館”,把養老消費市場做大、做強、做精,提升老齡産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貢獻率。

此外,今年全省還將改造提升和新建30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方便城鄉居民生産生活。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比例將不低於80%;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參訓率將達到80%以上,培訓合格後就業率不低於95%。 (唐 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