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展改革委就《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答問

2017-02-16 17:38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轉型升級,開創“十三五”農村沼氣事業健康發展新局面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負責人
就《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答記者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聯合印發了《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發改農經〔2017〕178號), 對“十三五”時期農村沼氣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為準確理解和全面把握《規劃》的背景、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出臺這個《規劃》?

答:發展農村沼氣,實現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對於開發農村清潔可再生能源、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和大氣污染、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提高農産品質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鞏固生態環境建設成果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發展農村沼氣事業,2004年開始歷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發展農村沼氣提出了明確要求。

2003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安排中央投資積極支持農村沼氣建設,目前已累計投入404億元。在中央投資帶動下,農村沼氣事業快速發展,並逐步由過去的以戶用沼氣為主向多元化發展新格局轉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但近年來,農村沼氣發展環境、發展動力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何適應新形勢,把握好農村沼氣發展方向,改革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農村沼氣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去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對農村沼氣發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於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遵照中央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學指導農村沼氣發展,開創“十三五”農村沼氣事業健康發展的新局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會同有關方面,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編制了《規劃》,系統提出了“十三五”農村沼氣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發展佈局、重大工程、政策措施和組織實施要求。

問:我國農村沼氣主要歷經了怎樣的發展過程?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答:我國農村沼氣發展始於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經歷了兩起兩落的曲折發展過程。80年代中期到本世紀初期,戶用沼氣技術模式日趨成熟完善,並從2003年起在中央投資的支持下開展了大規模建設。“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時期,中央投資在繼續支持戶用沼氣建設的同時,擴大了支持範圍,開展了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大中型沼氣工程、沼氣服務體系建設。自2015年以來,根據農村沼氣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中央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重點支持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和生物天然氣工程試點項目建設,農村沼氣邁出了轉型升級的新步伐。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戶用沼氣達到4193萬戶,受益人口達2億人;各類沼氣工程超過11萬處,生物天然氣工程開始試點建設,在集中供氣、發電上網及併入城鎮天然氣管網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鄉村服務網點達到11萬個,覆蓋沼氣用戶74%以上。農村沼氣的大發展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全國沼氣年生産能力達到158億立方米,約為天然氣消費量的5%,每年可替代化石能源約1100萬噸標準煤;年可生産沼肥7100萬噸,按氮素折算可減施310萬噸化肥,可為農民增收節支近500億元;年處理畜禽養殖糞便、秸稈、有機生活垃圾近20億噸,減排二氧化碳6300多萬噸。可見,農村沼氣在增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村生態文明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充分肯定農村沼氣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農業生産方式、農村居住方式、農民用能方式的變化,農村沼氣發展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農村戶用沼氣使用率普遍下降,農民需求意願越來越小,廢棄現象日益突出。二是中小型沼氣工程整體運行不佳,多數虧損,長期可持續運營能力較低,存在許多閒置現象。三是沼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水平不高,一些工程甚至存在沼氣排空和沼液二次污染等嚴重問題。四是農村沼氣發展尤其是規模化沼氣發展還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各項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在管理上仍存在注重項目投資建設、忽視事中事後監管服務等問題。

“十三五”時期,農村沼氣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環境將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生態文明建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能源革命、新型城鎮化這些國家核心戰略都將對農村沼氣事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