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外儲“破3”,別慌!

2017-02-27 07:4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外匯儲備的作用是“用”而不是“儲”,關注外匯儲備最重要的不是緊盯某個數字。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策略下,我國外儲不同貨幣和資産之間有效發揮了此消彼長、風險對衝的作用,這是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

■跨境資本流入和流出沒有好壞之分,不能簡單地由此認為外儲減少不好、增加才好,還是要根據經濟情況,具體分析資本流入、流出的結構和速度

29982億美元!1月份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的整數關口,時隔多年重回“2”時代。有人擔憂,外儲破3萬億突破了市場的重要心理點位,可能對市場預期造成一定衝擊,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加大;也有人認為,外儲下降不必過分擔憂,過高的外匯儲備已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規模應該繼續減少。事實上,外儲減少自然要引起重視,但重回“2”時代,其本身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無需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

回顧近10年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從2007年的1.5萬億美元,一路攀升到2014年底接近4萬億美元,隨後順勢下跌,直至今年1月末跌破3萬億美元,外儲規模的變化一直牽動人心。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算是合理水平,國際和國內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既要看本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也要綜合考慮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因素。

市場擔憂外匯儲備減少有風險,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資本流出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然而,跨境資本流入和流出並沒有好壞之分,更不能簡單地由此認為外儲減少不好、增加才好,還要根據經濟情況,具體分析資本流入、流出的結構和速度,不必對“破3”過分恐慌。

無論是看絕對規模,還是以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仍是夠用的。目前,我國外儲規模依然是全球最高水平,國際支付能力總體較強。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外儲規模約佔全球外儲規模的28%,位居世界第一。按照傳統的衡量標準,在進口支付方面,外匯儲備需至少滿足3個月的進口,假定沒有人民幣對外支付,目前是4000億美元左右的外匯需求;在對外債務償還方面,外匯儲備要覆蓋100%的短期外債,目前本外幣短期外債規模為八九千億美元,比2014年末的1.3萬億美元明顯下降,這些都説明我國的外匯儲備仍十分充裕。

另一方面,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量,在複雜多變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過去20多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結果,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反映。近年來,國際收支形勢出現了一系列新趨勢、新特點,國內企業和居民增持外幣意願上升,從外匯儲備滿足境內主體增持對外資産的角度看,外匯儲備的變化本質上反映了我國對外資産持有主體的結構變化,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有一定積極意義。

雖然近期外匯儲備規模在下降,但還有一些積極因素在顯現。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儲規模少降了872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外儲規模少降了288億美元,降幅均明顯縮窄。剔除匯率重估因素後,外儲規模的同比和環比降幅也是明顯縮窄的,這説明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一時期有所放緩。同時,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9.6%,進口與出口的增速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為外匯資金流動提供強勁支撐。

外匯儲備的作用是“用”而不是“儲”,關注外匯儲備最重要的不是緊盯某個數字。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策略下,我國外匯儲備不同貨幣和資産之間有效發揮了此消彼長、風險對衝的作用,這是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未來,國際資本究竟是流入還是流出,還是要看我國的經濟基本面,穩定市場信心的關鍵也取決於國內經濟自身發展。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沒有改變,打開的窗戶不會再關上,外匯管理政策不會後退,更不會走回資本管制的老路,這些都將促進外匯儲備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王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