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首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 “蛟龍”號完成2017年“第一潛”

2017-03-01 20: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劉詩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月28日在西北印度洋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潛。這是“蛟龍”號今年開展的“第一潛”,也是我國首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

“蛟龍”號此次最大下潛深度為3117米,水中時間9小時48分鐘,海底作業時間6小時5分鐘。

“本次下潛對潛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調節、水聲通信與定位、取樣作業等功能進行了系統的全面測試,完成了潛水器技術狀態確認,並開展了實習潛航員主駕駛實艇訓練。”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現場總指揮于洪軍説,潛水器按計劃開展抵近勘查和取樣作業,共獲取硫化物樣品4塊,共計4.2公斤;玄武岩1塊,重18.7公斤;短柱狀沉積物插管3管,其中熱液沉積物1管;近底海水16升。

據介紹,“蛟龍”號本次下潛進行了環境參數測量、布放了微生物富集裝置,開展了測深側掃微地形測量,觀察到枕狀玄武岩和灰白色有孔蟲砂,初步估計了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臥蠶2號熱液區範圍直徑約100米,煙囪體的高度達10米左右。

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學家韓喜球表示,本次下潛驗證了大洋28航次在該區域的調查結果,是我國第一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對了解該區域的硫化物規模和成礦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在接下來的潛次中,還將進一步評估該區域的資源潛力,提高相關科學研究的認識水平。

“本潛次各崗位配合流暢,‘蛟龍’號下潛作業全過程技術狀態穩定,圓滿完成了既定作業任務。‘蛟龍’號技術支撐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業務化運行技術條件日趨成熟。”于洪軍説,本航次首潛成功,得益於充分細緻的備航、潛水器全流程港池演練、“蛟龍”號安全制度體系的充分貫徹與嚴格落實等準備工作。

大洋38航次是2月6日從青島出發的,本航次共分三個航段,在西北印度洋、南海、雅浦海溝、馬裏亞納海溝開展大洋資源和深海前沿科學調查,時間為124天,是一個海上連續作業時間最長、調查區跨度最大的“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也是潛次任務安排最多的航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