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協商民主,為“十三五”開好局

2017-03-03 07:1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佈會
協商民主,為“十三五”開好局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記者 雷聲攝

●去年全國政協委員提交提案5769件

●營改增去年減稅5000億元

●我國去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

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佈會,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起步之年,人民政協把圍繞“十三五”規劃實施建言獻策作為工作主線,為實現“十三五”的良好開局作出重要貢獻。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發言人提問一年來政協為“十三五”規劃實施建言獻策的具體落實情況如何,王國慶表示,2016年,人民政協始終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為“十三五”規劃實施建言獻策作為工作的主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緊扣重點、難點,開展調研議政活動,集合眾智、協力攻關。

王國慶介紹,在去年一年裏,全國政協一共組織視察調研活動91項,1408人次的委員參加,舉行了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3次專題協商會、16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委員們一共提交了提案5769件,收到社情民意信息8678篇。特別是圍繞提高扶貧實效、推動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專題開展調研議政,成果顯著。

在回答“政協委員對2017年中國經濟走勢有何判斷”問題時,王國慶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總體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仍然需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從今年1月份全國政協召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多位委員做出的判斷看,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基本特徵、支撐基礎和條件以及前進態勢,都沒有變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各項工作正在紮實推進,改革的紅利也在不斷釋放,所以我國經濟仍然具有強勁的動力和持久的耐力。

在回答“是否會為穩增長而放緩深化改革的步伐”問題時,王國慶介紹,強調“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敢作為,而是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還要有所進取,以“進”來促“穩”。中國的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會放緩。

在回答記者有關“今年將如何繼續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問題時,王國慶表示,今年,全國政協還將組織委員對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情況展開監督性調研,併為推進這一工作做了具體安排。王國慶介紹,政協要進行跟蹤,針對這些措施的實施,進行監督性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還要召開“實施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

在回答營改增後企業的“獲得感”問題時,王國慶表示,去年營改增減稅5000億元,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據,但具體到每一個企業,獲得感肯定會有差異,因為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對納稅人的會計核算和納稅管理的要求更高。

王國慶表示,全國政協已經做出安排,今年將圍繞營改增的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性調研,把營改增這項工作、企業減負這項工作往前推進。

在回答記者關於“一帶一路”提問時,王國慶介紹,僅去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的直接投資就達到了145.3億美元,中國企業對相關61個國家新簽的合同總額達到1260.3億美元,對改善有關國家的基礎設施條件,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記者 李昌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