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有了第一家數字文化館

2017-03-04 08:40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北京第一家數字文化館落戶東城區第一文化館。3日,該館開通了“東城區第一文化館”安卓版APP,推出許多嶄新的網絡服務,開始了數字文化館的試運行。蘋果版APP也將隨後上線。

所謂數字文化館,其核心是將文化館的部分功能挪到網絡虛擬平臺上實現,並形成線上與線下服務的有機結合。比如各類文藝培訓,以前居民必須親自到文化館上課才行,現在通過自助學習系統軟體,在家裏就可以學唱歌、學跳舞、習書法,還可以時時獲得學習成績考評,大大拓展了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範圍,更加方便居民,也真正實現了全民普及藝術教育。

3日是數字文化館試運行第一天,文化館在館內也安裝了一整套系統,方便居民來體驗。榮獲2016“舞動北京”全民廣場舞大賽“京城舞王”稱號的第一文化館舞蹈隊,以及幾位熱愛文藝的年輕人成為第一批體驗者。

舞蹈隊的李大媽面對著一台電腦、一個電視屏幕和動作捕捉設備kinect開始了體驗。kinect可不是什麼綁在身體多處關節上的捕捉系統,而是一個3D體感攝影機,許多跳舞遊戲常常會用到它,比較適合普通居民家用。

點開電腦中的舞蹈自助虛擬教學系統軟體,裏面有漢族舞、蒙古族舞、藏族舞、維吾爾族舞、朝鮮族舞、傣族舞以及爵士、拉丁等多個舞種可以選。選擇蒙古族舞類別後,隨便選一支舞蹈,電視屏幕上就出現了特地請北京舞蹈學院學生錄製的示範舞蹈。李大媽學看幾遍之後,開始跟著大屏幕上的演員跳起來。這時候動作捕捉系統實時記錄下李大媽的表演,電視屏幕上同時顯示出老師的示範、李大媽舞姿的實景,以及她與舞蹈老師所做動作的重合度。一曲舞罷,滿分10分,屏幕上給出了5分的成績。

“您跳著跳著,就距離攝像頭遠了,超過了兩米,一部分動作沒有捕捉到,影響了成績。”文化館的技術員在一旁安慰後接著説,“現在系統還只是給出分數,文化館正在持續開發,很快將在打分的同時,顯示出學習者動作的失分點,方便大家改進提高。”

“聲樂、器樂自助學習系統”的操作看起來要更簡單一些。文化館一位音樂教員演示了這套學習系統。

她在電腦上選擇了一首自己想要學習的曲子——二胡曲《二泉映月》,拉起二胡,用一個小話筒把自己拉出來的聲音傳輸到電腦上,實時觀看自己的演奏對不對。屏幕上,樂曲的簡譜隨著手中的琴音自動翻頁。每個音符下面都會根據現場演奏的效果給出提示,綠色的圓點表示演奏準確,紅色的圓點表示演奏失準。每出現一個紅點就要扣掉一分,一曲奏罷,成績一目了然。

這套自助學習系統還包括書法課、繪畫課、攝影課等,可以基本滿足市民在家學習的需要。其中,音樂課支持語音操作,便於殘障人士通過語音識別“無師自通”學藝術。

數字文化館的服務,除了自助學習系統,還有雲間公開課。居住在不同社區的居民,可以在網絡虛擬教室裏共同上課,在網上提問、發言、點評、交作業,仿佛坐在同一個教室裏。

為了配合數字文化館的試運行,東城區第一文化館還在位於交道口東大街的實體館內,設置了數字體驗項目。一面巨大的顯示屏上顯示出舊京風貌手繪地圖。點擊畫面上的南鑼鼓巷、國子監街、東交民巷等代表性歷史街區時,便可以聽到這條街上特有的叫賣聲、環境聲,以及繪聲繪色的歷史文化知識介紹。

此外,東城區第一文化館在官方APP、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上,增加了文化館展覽、演出、講座、藝術培訓、原創鑒賞、便民服務、文化資訊、文化志願者活動等相關信息。(記者 李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