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為清潔能源騰空間

2017-03-06 21: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安蓓、許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産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這釋放了新的信號。”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説,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已嚴重低於正常水平,中西部還出現大量棄風棄光棄水的現象,清潔能源發展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根據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去年底,我國包括燃煤發電在內的火電裝機容量105388萬千瓦。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降至4165小時,為1964年以來年度最低。

“煤電是今年去産能的新領域。要把防範化解煤電産能過剩風險任務堅定不移推進下去,取得預期成效。”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説,5000萬千瓦的産能規模很大,相當於一些國家全部的發電裝機容量。

報告提出,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

“所謂市場化舉措,比如通過價格機制推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産業集中度;所謂法治化手段,即在環保、能耗、生産技術、排放、安全等方面制定相關標準,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範引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説,同時要更加注重去産能與穩價格、保供給的平衡,把去産能與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優化佈局結合起來,統籌謀劃推進。

“在去産能的過程中,不能把眼光僅僅集中在去過剩産能上,還要把出發點放在優質産能的同步提升上。”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黨委書記陳繼壯説,如果不能做到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讓優質産能佔領市場,稍有不慎,已化解的落後産能就有可能“死灰復燃”。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發改委主任方瑋峰説,關鍵要認識到去産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也是推進産業調整的寶貴機會。“但對於不同省份和區域去産能方法要有所區別,更多尊重市場規律。”(參與記者:林暉、李錚、王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