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國企國資改革紮實推進

2017-03-13 09:17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導向、結果導向,堅持“一企一策”
重慶:國企國資改革紮實推進

2016年市屬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方面成效

1 去産能

重慶能源集團關閉礦井7對,壓減煤炭産能119萬噸,分流減員5457人。

2 去庫存

市屬國有房地産企業消化庫存57.4萬平方米。

3 處置“僵屍”“空殼”企業

全市清理處置“僵屍”“空殼”國有企業231戶,分流安置在職職工6500人。

4 壓縮企業管理層級

全年壓縮四級以下企業法人層級136戶;出臺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1+4”方案,154戶市屬國企廠辦大集體中啟動改革92戶、完成24戶。

5 降成本、降杠桿

落實“企業減負30條”,三項費用同比下降4.2%。剔除金融及類金融企業的平均資産負債率為63.4%,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比全國國有企業平均水平低3個百分點。

“十三五”開局之年,重慶市屬國有企業走出一條向上的曲線。

利潤總額增長,經濟效益轉好。2016年,市屬國企利潤總額實際同口徑增長24%。市國資委監管的37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0億元,其中經營性利潤77億余元,大幅增加89億多元,增幅由負轉正。

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上交國有資本經營收益57.4億元,同比增長10.4%……

“攻堅克難,改革紮實向前推進,利潤轉好、結構趨優,國企贏得了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為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有專家表示。

在深化改革方面,重慶市屬國企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組組建、監管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企業管理層級壓縮以及國企辦社會職能移交試點等多項工作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充分肯定。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市屬重點國企完成公司制改造

2017年2月21日,重慶建工(600939)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首發的1.815億流通股上市交易。上市首日,重慶建工甫一上市就取得了開門紅,最終以44%的漲幅漲停,定格在4.49元/股,直到下午3時收盤,全天只成交455手,換手率0.03%。

不僅是重慶建工,目前重慶國資證券化正在提速。重慶多家正在備戰A股IPO,還有一批重慶國企瞄準新三板。

推動企業上市,只是我市國企深化改革推動混合所有制採取的重要舉措之一。

去年,我市在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取得五大成效——

上市。去年,重慶商社集團實現整體上市,我市對重鋼、渝三峽、建峰化工等上市公司進行了資産重組。

規範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正在實施的PPP項目25個,總投資1541億元,引入社會資本296億元。組建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投資基金等各類基金40隻,已投項目61個,涉及投資474億元,帶動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開展員工持股試點。重慶機電集團下屬長江軸承公司、重慶能源集團下屬能投科技公司、市水務資産公司下屬三峰環境公司等7家二、三級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重慶銀行推行的骨幹員工通過延期兌現績效薪酬購買本公司股票工作已全面完成,激勵效果明顯。

市城投集團、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重慶三峽擔保集團等企業積極探索落實重大事項決策權、選人用人權、薪酬分配權“三項職權”改革試點。

在建立資本運營公司方面,我市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將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分為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根據企業不同類型實施分類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動重慶渝富集團、市地産集團等企業改組為股權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在國企國資改革中, 我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導向、結果導向,堅持“一企一策”,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國企改革在統籌推進中不斷取得突破。

2016年市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實施,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造,近51%的企業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向自己“開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

“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紮實推進。”有專家表示,去年我市出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市國資委積極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去産能——安排資金用於去産能獎補,建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基金;通過企業內部安置、符合條件的職工內部退養、做好再就業幫扶等路徑解決人員分流問題。去年,重慶能源集團關閉礦井7對,壓減煤炭産能119萬噸,分流減員5457人。市屬國有房地産企業消化庫存57.4萬平方米。

處置“僵屍”“空殼”企業——資不抵債、經營停滯,“僵屍企業”消耗著資源,不斷製造虧損。處置“僵屍企業”成為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摸清底數,一企一策,公開轉讓、清算登出、破産關閉、重組整合、集中管理等方式,2016年我市清理處置“僵屍”“空殼”國有企業231戶,分流安置在職職工6500人。

壓縮企業管理層級——國有企業層級過多,“體態臃腫”, 管理效率低。為此,市屬國企向自己開刀,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集團管控能力和運行效率。2016年全年壓縮四級以下企業法人層級136戶;全面啟動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出臺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1+4”方案,154戶市屬國企廠辦大集體中啟動改革92戶、完成24戶。

降成本、降杠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降成本、降杠桿、控風險是實現“穩”的重要環節。我市緊緊盯住負債率較高的企業,採取負債率、負債規模雙重管控的新舉措,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我市通過落實“企業減負30條”,三項費用同比下降4.2%。剔除金融及類金融企業的平均資産負債率為63.4%,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比全國國有企業平均水平低3個百分點。

啃“硬骨頭”

重組為企業添活力

活力不足、決策緩慢、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這些國企存在的老問題,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率先瞄準的目標。

術業有專攻。為提高市屬國企核心業務集中度,增強其活力、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去年各企業圍繞主導産品、主營業務進行産業鏈和價值鏈重組,實行專業經營。

為推動“大而全”、“小而全”向“專而精”轉變,以此突出主業、精幹主業、做強主業,市國資委通過多舉措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向優勢行業、優勢企業集中,目前成效顯著。

2016年5月,我市通過整合市土地和礦業交易中心、市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交易中心、市國有資産産權交易中心、市政府採購交易中心、市機電設備招投標交易中心,成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整合後成立的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市場需要,實現業務規模、服務質量、交易效率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截至2016年12月31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交各類項目19108宗,交易額1655億元。

有專家認為,重組整合是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實際上就是對各種資源要素進行重新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達到“1+1>2”的效果。

去年以來,市國資委主導了涪陵榨菜、中國嘉陵等上市公司實施了資産重組。

重慶交運集團下屬渝運、萬運、長運公司分別在所屬經營區域收購整合客運公司,提升市場份額。

重慶鋼鐵集團將重鋼設計院、重鋼建設公司、重鋼三峰工業公司整合,成立了重慶鋼構公司。

重慶化醫集團推動了卡貝樂與建峰集團、新天投資與天原集團等關聯企業整合,重慶商投集團則完成了對惠隆百貨超市的整合。

去年36戶市屬國有房地産企業重組整合到市地産集團所屬康田公司、市城投集團所屬渝開發公司、重慶建工集團所屬置業公司3戶主業為房地産的企業,推動市屬國有資本逐步從房地産行業有序退出。去年底,5戶房地産企業已經完成清理登出,並制定了14戶市屬國有建築企業關閉退出路徑和時間表,已關閉退出2戶。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新的發展動力加速形成

通過對傳統採棉機進行技術攻關,打造高端智慧農機,重慶機電集團等研發出的新型採棉機採摘的棉花質量可提升一個等級,採摘的棉花每噸售價高於市場價3000元。

2013年開始,重慶機電集團不斷攻克採棉機關鍵技術難題,在採棉機採摘頭核心技術、工藝等方面實現突破,特別是採用的幹式伸縮脫棉技術,可避免在棉花採摘前噴水,大大提高棉花品質。

去年該採棉機通過在新疆棉田試驗,其採凈率、含雜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採棉機已經引起新疆兵團、地方政府採棉企業和當地農戶的青睞,並有望在新疆兵團棉花採摘方面進行全面推廣。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去年重慶機電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收穫頗豐:新申報專利274項,新獲授權專利188項,實施新産品開發262項。到去年底,重慶機電集團已擁有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佔全市總量的13.6%,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6戶,處於全市領先地位。

不僅重慶機電集團積極創新,市屬國企著眼于産業鏈重整、價值鏈重構,推動技術、産品、産業升級轉型,正在成為重慶製造向重慶創造、重慶速度向重慶質量、重慶産品向重慶品牌轉型升級的“領頭羊”。

慶鈴集團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形成了發動機研發平臺,中國四聯集團研發的高精度智慧壓力變送器填補國內空白,重慶商社集團“世紀購”、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渝貿通”正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市城投集團的“射頻識別智慧交通管理技術物聯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被國家發改委評為2016年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西部地區創新能力建設項目。重慶銀行推出的“好企貸”金融産品,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打破中小微企業融資信息壁壘;西南證券公司開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務試點”;重慶聯交所集團新增環保資源交易品種等,拓展新業務,提供新産品……

事實上,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去年市國資委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市屬國有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研發準備金制度、創新獎勵專項資金等系列鼓勵措施,推動企業開展創新。

2016年,7戶市屬國有工業企業R&D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11%,同比提高0.07個百分點。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擁有各類創新平臺191個,其中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17個。實施創新項目183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5項、市級項目307項。專利授權總量4362項,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1個、重慶著名商標77個。(楊永芹)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