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李克強訪澳強調這個關鍵詞:向前!

2017-03-23 05:46 來源: 鳳凰評論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澳自貿協定讓雙方關係更加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往前走了一步。這也是對“逆全球化”最好的回答。

李克強總理今天啟程訪問澳大利亞。臨行之前,總理在澳大利亞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報紙《澳大利亞人報》發表署名文章。總理的署名文章是英文版,中譯版題為《推動中澳關係向前走》。

在這篇約1300字的文章中,李克強總理10多次提到“向前”、“前進”、“奮進”。輿論普遍看來,總理的署名文章只強調一個關鍵詞:“向前”!

總理在文章開頭提到此訪的現實背景:當前的世界不確定性增多,方向感缺失。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全球化遭遇挫折,保護主義抬頭,地緣和局部衝突加劇,既有國際秩序和體系遭到質疑。

李克強在文章中説,中澳各自何去何從?如何應對?這是外界期待獲得的答案,也是我此次訪問澳大利亞雙方要探討的話題。

中國駐新西蘭前大使陳明明就此分析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澳大利亞是全球第12大經濟體。在部分地區出現“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澳兩國共同推進自由貿易向前發展,既符合雙方利益,也可以遏制亞太地區部分出現的逆全球化傾向。

李克強在文中特意提到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兩個動物:袋鼠和鴯鹋。他説,它們一般只會向前走,不輕易後退,象徵著一個永遠邁步向前、充滿活力的國家。

李克強還提到,“前進,也是我從中澳兩國國歌中聽到的關鍵詞”。

澳大利亞國歌的名字就叫《前進的澳大利亞》,其中有一句歌詞:“推動美麗的澳大利亞前進”。而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出現了4次“前進”。

陳明明就此表示,“前進”是中澳兩國面對當前出現的“逆全球化”的共同選擇。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一直是明確的:“歷史不能倒退,潮流不能逆轉。”中國將“堅定地打開開放的大門”。自我孤立、閉關自守絕不是伊甸園,既辦不好自己的事情,也無助於世界的和平發展。貿易戰帶不來貿易公平,保護主義不是真正的保護。


對澳大利亞來説,自由貿易同樣意義重大。陳明明分析説,TPP停滯,影響了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的前景,所以更需要和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強合作。

李克強在署名文章中提到,中澳務實合作顯著的特徵就是互補性強。

對此,陳明明分析説,中國為澳大利亞提供了巨大市場,澳大利亞也為中國提供了優質農産品和原材料等。經濟上的互補,成為兩國共同往前走、共同阻止“逆全球化”的動力。

事實上,雙方的確從彼此交往中獲益。中國人喝著來自澳大利亞的紅酒和牛奶,澳大利亞則用著中國生産的起重機和發動機。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16年兩國自貿協定全面實施,中澳雙向貿易達到1078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1000億美元。

雙方貿易的活躍,也帶來人員往來的頻密。外交部數據顯示,去年兩國人員往來近200萬人次,在澳中國留學生達到26萬人。

在陳明明看來,中澳自貿協定讓雙方關係更加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往前走了一步。這也是對“逆全球化”最好的回答。

總理的這一次出訪,還會和澳方探討如何更好實施雙邊自貿協定,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以實際行動發出積極信號,穩定市場預期。

陳明明分析説,這對兩國是雙贏,對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也是巨大推動。就像總理説的,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缺乏方向感的時代,為中澳關係乃至世界貢獻向前走的動力。(包牧)

a2.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