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山區:金銀花成為村民的致富之花

2017-03-28 14: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3月28日電(記者 何天文、汪軍、吳嘉林)三月的貴州山區乍暖還寒,在海拔約1200米的遵義市綏陽縣金銀花主産區,薄薄的晨霧瀰漫在山間。透過晨霧,可見路邊山上的金銀花樹已是嫩芽滿枝,再過一個月,金銀花就會開滿山坡併為村民帶來“真金白銀”。

“我種了180畝,最多的一年賺了40萬元。”小關鄉小關村村民何文強是金銀花種植大戶,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從鄉里參加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回到家裏。作為當地致富帶頭人,何文強通過流轉10多戶農民的土地種植金銀花,同時也給周圍農戶帶來增收的機會。

“村民幫我除草、施肥,我包吃包住,還要支付每人每天80元工錢;採花期按件計價,村民一人一天能掙120元左右。一年中來我這裡打臨工的村民不下700人次。”今年47歲的何文強説,他新建的400多平方米的住房,多半是給遠處來打工的村民居住。

位於黔北山區的綏陽縣,海拔、氣候、土壤適宜金銀花生長,是我國南方金銀花傳統産區之一,被譽為“中國南方金銀花之鄉”,但這一産業優勢過去卻未得到充分發揮。小關鄉副鄉長田茂勇介紹説,以前當地村民大多以種植玉米、辣椒、烤煙等傳統作物和外出務工維持生計,一些農戶生活貧困。隨著近年來金銀花價格回升,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産業發展迅速。全鄉已種植金銀花6.8萬畝,去年金銀花産業為全鄉八成農戶帶來戶均1萬多元的收入。

綏陽縣金銀花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廖祖勇介紹,金銀花一年種、四季花、多年收,農民每種一畝可增收2500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的兩倍多。2013年以來,綏陽縣因地制宜調整産業結構,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推動金銀花産業發展,引進推廣優質苗木並對種植戶進行補助,建立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組織農民免費參加技能培訓班,請專家和種植大戶面對面傳授技術。

為解決農民種花的銷路問題,當地政府注重培育深加工企業,延長産業鏈。金銀花既可入藥,又可製成飲品,還成為企業生産牙膏、香皂、沐浴露、洗面奶等日用品的重要原料。

廖祖勇説,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下,公司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種植過程使用有機肥,確保産品綠色、無公害,並實行保底收購,農戶不用擔心産品銷不出去,價格上漲時還能隨行就市。

如今,“綏陽金銀花”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獲得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支柱産業。全縣共種植金銀花18.4萬畝,種植戶達8550戶,産業輻射13個鄉鎮,覆蓋貧困戶824戶近3300人。目前已進入豐産期的近12萬畝金銀花,年産幹花2400噸,葉子1800噸,年産值約1.4億元。一批先富起來的農民建新房、買汽車,日子過得像金銀花一樣燦爛。

記者在綏陽縣鄭場鎮萬畝金銀花種植基地看到,標準化種植的樹形金銀花猶如盆景般連片鑲嵌在山間;山腳下、公路邊,綠樹掩映的一排排新樓房,白墻灰瓦,獨立成院,與房前的溪流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産業精準,脫貧精準。金銀花核心種植區小關村800多戶3000多人,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000元,實現整村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姜洪興對記者説,他從廣東打工回鄉後種了10畝金銀花,加上給種植大戶打工的收入,一家4口去年收入3萬多元,“金銀花已成為村民的致富之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