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醫聯體工作非常重要 有十分重要意義

2017-04-14 14:3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4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介紹《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王賀勝:大家知道,醫改成功與否,很重要的在於建立五大醫療衛生制度。而五大醫療衛生制度之一就是分級診療制度,在分級診療制度中,我們重點有兩大抓手:一是醫聯體建設,二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所以,醫聯體的工作確實非常重要,而且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深化醫改以來,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因地制宜開展了醫聯體建設。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205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相關工作,佔地級以上城市總數的60%以上,逐步形成了四種較為成熟的模式:

一是以深圳羅湖醫療集團、江蘇鎮江康復醫療集團為代表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牽頭,聯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形成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在醫聯體內以人才共享、技術支持、檢查互認、處方流動、服務銜接等為紐帶進行合作。

二是以安徽天長為代表的縣域醫療共同體模式。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有效銜接,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

三是以北京市兒童醫院兒科聯盟為代表的跨區域專科聯盟。由醫療機構特色專科技術力量為支撐,充分發揮醫學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其協同網絡的作用,以專科協作為紐帶,形成補位發展模式,提升疾病救治能力。

四是以中日友好醫院遠程醫療網絡為代表的遠程醫療協作網。由公立醫院面向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提供遠程醫療、遠程教學、遠程培訓等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

通過不懈努力,醫聯體建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患者就醫流向逐步變化。2016年,全國各類醫聯體上轉病例近千萬例次,同比增長62%;下轉260萬餘例次,同比增長117%。二是通過醫聯體內下派專家、技術扶持、人員培訓以及設施設備支持等多種方式,使基層的硬體和軟體都得到進一步改善。三是在臨床技術、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診斷、血液透析和消毒供應等方面,實現了醫聯體內部的資源共享、服務同質。通過規模和倍增效應,提升了診療水平,降低了醫療費用。四是通過完善財政、價格、醫保等配套政策,醫聯體上下貫通的互動銜接機制初步形成,推動構建了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

在深入開展政策研究,對各地現狀進行調查摸底,總結借鑒地方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起草形成了《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經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期將印發執行。總的看,推進醫聯體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醫聯體建設和發展,建設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同時,促進了醫療與預防、保健相銜接,使慢性病預防、治療、管理相結合,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可以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逐步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目標。

二是符合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趨勢。通過建設和發展醫聯體,充分發揮區域內三級公立醫院的牽頭引領作用,引導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的分工協作關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可以逐步解決現有醫療服務體系佈局不完善、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推動形成分級診療制度,引導群眾基層首診、就近就醫。

三是有利於優質醫療資源的上下貫通。不斷推進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硬體”水平顯著提升的同時,以醫聯體建設為突破口,可以逐步破除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壘,吸引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資源下沉基層,補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軟體”的短板。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