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使群眾在改革中增強獲得感是深化醫改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2017-04-14 14:4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4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介紹《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王賀勝:使群眾在改革中增強獲得感是深化醫改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目前,我國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均衡、供給主體相對單一、基層服務能力薄弱,還存在這些問題。《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是以問題為導向,著眼于完善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我想,這些改革舉措是我們基層在不斷探索創造出來的,也經過了我們的總結和提煉,將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能讓群眾就近就醫。建設和發展醫聯體的目標之一就是充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技術輻射和帶動作用,利用技術幫扶、人才培養等手段,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最終構建起有序的分級診療模式,實現基層首診。同時,在醫聯體內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對醫聯體的支撐作用,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簽約患者可以在醫聯體內便捷的提取和使用健康檔案,看病就醫將更加方便。鼓勵醫聯體內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通過“患者不動,標本動、信息動”的方式,逐步實現“基層檢查,醫院診斷”的模式,患者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享受到與大醫院一樣的檢查檢驗服務。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為患者提供同質化服務,保證醫療質量與安全,讓患者在基層也能感受同樣優質的診療服務,逐步獲得群眾的信任。

二是能讓群眾便捷就醫。建立責權一致的引導機制,使醫聯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推動各醫療機構提供更為高效、優質的服務,吸引患者、留住患者。比如,在醫聯體內建立轉診綠色通道,上級醫院對基層轉診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同時,為基層就診患者提供便民惠民政策。對部分慢性疾病簽約患者提供不超過2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鼓勵通過延伸處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強基層和上級醫院用藥對接,方便患者。

三是能讓群眾獲得全面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為重點,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同時,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牽頭,吸引康復醫院、護理院等不同功能的醫療機構加入,圍繞群眾健康需求,推進慢性病預防、治療、管理相結合,使醫生不僅“管治病”,更“管健康”,讓群眾得到一體化、便利化的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四是能讓群眾節省醫藥費用。對醫聯體實施醫保打包預付,醫療機構原來的收入變成了成本,可以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不合理費用,並努力維護群眾健康,讓群眾少生病。另一方面,通過醫保經濟杠桿作用,合理設定報銷水平差距,引導參保患者有序就診,患者在醫聯體內能夠看好病,減少了跨區域的無序流動,也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舉個例子,福建省廈門市從2012年實施“三師共管”的醫聯體模式,“三師”就是大醫院的專科醫師、基層機構的家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截至2016年,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在基層的就診率從40.7%、72.6%上升到78.1%、95.7%,而次均費用卻分別下降了27.5%、37.0%。

實踐證明,加強醫聯體建設和發展能夠為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健康福祉,也能增強醫改的效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