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2017-05-19 07:2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異彩紛呈
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圖為5月18日,觀眾在“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欣賞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跪射俑。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有爭議的史實:博物館講述難言之事”。全國各地多家博物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公眾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瑰寶的魅力。

首博匯展20年考古成果

18日下午1時,首都博物館門口排起了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外國友人魚貫入場,參觀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首都博物館研究館員龍霄飛向筆者介紹,本次展覽有兩大亮點:一是參展文物豐富而珍貴,均為全國近2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考古成果,包括21個省、49家文博單位的360件(套)藏品,有不少藏品是首次在收藏地以外公開展示。其中,陜西秦始皇陵叢葬坑出土的銅雁、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鎏金銀阿育王塔、江蘇揚州隋煬帝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帶等文物尤其值得觀看。二是主題含蘊深厚,展覽以凸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觀為主,集中展現中國古代先民智慧和中華美學歷程。

據悉,“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從5月18日持續到8月27日,免費不免票,需預約參觀。此外,首都博物館將配合展覽內容定期推出面向各年齡層觀眾的互動活動和講座。

北京近百博物館免費開放

作為今年博物館日的主會場城市,北京地區的活動格外豐富多彩,97家博物館于18日當天免費向公眾開放,各博物館根據自身資源特點,策劃了102項主題活動,包括47項展覽、13項講座、42項活動。

其中,故宮博物院推出“海上絲綢之路精品文物展”等四大展覽,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改變生活——意大利設計藝術展”等三大展覽;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舉辦第十三屆“鐘王杯”大學生志願者講解比賽……

“通過豐富的活動吸引大家參觀、了解博物館,拉近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對於博物館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涵養很有益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宋向光教授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數字技術讓文物煥發新生

隨著互聯網、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許多博物館嘗試使用新技術,打造生動多元的新媒體産品,讓古老的文物煥發新生。

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獨家授權、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首次以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將兵馬俑呈現給觀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表示,數字博物館利用百億像素全景和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參觀視角,這在古遺址類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對廣大博物館工作者的鞭策。”宋向光説,“博物館應加強專業能力,提升配套設施,在做好收藏、保護的同時為公眾提供更多更有吸引力的展覽和活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對本報表示,古代的文物要想打動現代人的心靈,必須突破時空的隔閡,找到古今之間的結合點。博物館工作者應當對文物進行深入的研究,改變簡單呈現的方式,運用創新的手段挖掘文物的內涵,從而讓傳統文化遺産真正“活起來”。(鄒雅婷 田佩雯 陸怡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