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製造2025》提出力爭用三個十年的努力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2017-05-24 13:1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5月24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推進《中國製造2025》深入實施,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國日報記者李克強總理5月17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慧裝備為切入點,狠抓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請問哪些核心裝備最有可能優先突破。組織核心技術攻關上是否有具體的時間表和目標?

辛國斌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是當之無愧。我國有聯合國産業分類當中所有的産業類別,也是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大國,當前的出口額當中80%是工業製成品。雖然我們是製造大國,但不是製造強國,這一點主要是我們産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在産業鏈上我們很多産業是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所以説我們不是製造強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製造強國任重道遠,所以中國政府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來推進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而裝備製造業是製造強國的核心,我們把製造升級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中之重來考慮。

經過多年持續攻關,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高精度數控齒輪磨床、多軸精密重型機床、數控衝壓生産線等産品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ARJ21支線客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AG600水陸兩棲飛機實現總裝下線,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研製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成功投産,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核電機組和水電機組等一批裝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標準動車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420km/h交匯試驗,160km/h城際動車組完成運行考核。

在《中國製造2025》裏面,我們已經明確了要突破的十大重點領域,比如航天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等。這些領域是最有可能優先突破的領域。坦率地講,至於在細分領域裏面哪些、什麼時候能夠取得突破,我也較難作出精準預測。但是我可以把強國建設的相關設計、目標設計再給大家介紹一下。

《中國製造2025》提出力爭用三個十年的努力,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階段,到2025年,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製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中國製造業邁入製造強國行列,進入世界製造業強國第二方陣。第二階段,到2035年,綜合指數達到世界製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前列國家的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強國。第三階段,到2045年,乃至建國一百週年時,綜合指數率略高於第二方陣國家的水平,進入世界製造業強國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製造強國。這是我們“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是我們的一個時間表。

下一步,我們將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慧裝備為切入點,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主要採取以下三點措施:

一是繼續實施“核高基”、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大飛機、“兩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入實施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智慧製造與機器人等科技創新重大項目。

二是組織開展重大短板裝備工程,集中支持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和傳統産業改造提升所急需裝備的工程化、産業化項目。

三是加快突破傳感器、工業軟體、工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突出短板制約,實現一批智慧裝備和系統的工程化、産業化應用。

我們知道,“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智慧製造,智慧製造的核心問題就是要更多地使用傳感器、更多地使用工控系統和工業互聯網系統實現智慧決策。所以我們也要突破智慧製造方面的一些短板和瓶頸,要把這些工作解決好。謝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