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訪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中歐合作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2017-06-01 15:34 來源: 新華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大使接受新華網駐布魯塞爾記者專訪,介紹了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議題及中歐關係發展情況。新華網記者 鄭江華 攝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6月初抵達布魯塞爾,舉行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日前,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大使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了會晤議題及中歐關係發展情況。專訪全文如下: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去年中歐領導人會晤以來,中歐合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楊燕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是中歐雙方最高級別的政治磋商機制,是中歐關係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有效方式,是雙方就重要問題進行對表的必要途徑。

自1998年首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啟動以來,雙方領導人共進行了18次會晤,並即將舉行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

實踐表明,中國-歐盟領導人年度會晤,有利於雙方領導人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有利於雙方加深彼此了解,增進相互信任;有利於對中歐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宏觀指導,促進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有利於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矛盾,建設性管控分歧,消除影響雙方關係的負面因素;也有利於雙方就全球治理和重大國際地區問題進行溝通協調,共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繁榮穩定。

在國際形勢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的背景下,中歐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發展。一是雙方堅持通過領導人會晤和戰略、經貿、人文三大對話機制增信釋疑。二是中歐務實合作穩中有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互聯互通建設、法律事務對話、科技創新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等都取得不同程度進展。三是人文交流更加活躍,雙方簽署互免持外交護照人員簽證協定,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四是在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發展戰略、全球經濟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對話協調密切。

中歐加強相互信任,擴大利益融合,對雙方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今年的會晤主要有哪些議題?

楊燕怡:即將舉行的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是李克強總理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第三次面對面溝通。雙方將就中歐總體關係交換看法,共商雙邊關係發展大計,推動中國-歐盟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雙方將就包括經貿、投資在內的各領域務實合作深入討論,就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發展戰略對接、互聯互通、數字合作、法律事務對話、人員往來便利化等五大平臺合作,以及就拓展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等領域合作做出有力指引,推進中歐相互開放合作,以雙方經貿關係的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增長;

雙方還將就國際和地區事務溝通協調,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對當今全球性問題發出共同聲音,釋放中歐雙方堅持多邊主義,致力於維護自由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積極信號;

雙方也將就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基礎上妥善處理經貿摩擦交換意見,就如何化解矛盾指明方向;雙方還將介紹各自經濟社會發展近況和治國理念,提振對各自發展前景的信心。

新華網:您如何評價“一帶一路”對中歐關係的積極作用?

楊燕怡:自2015年第十七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做出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發展戰略的政治決定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歐洲方向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給中歐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和共同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政策溝通方面,中國和歐盟通過領導人會晤和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經貿高層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等機制加強政策對話,對接發展戰略,增進歐方對“一帶一路”合作目標、原則、方向、內容和舉措的了解,增強對構建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共識,推動中歐關係繼續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穩定發展。

設施聯通方面,中歐雙方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圍繞設施聯通開展了有益的交流合作,包括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和“互聯互通合作平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泛歐交通運輸網”的合作,將中國同匈牙利、塞爾維亞鐵路建設作為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和中國-歐盟整體合作的重要內容,簽署中歐數字合作戰略,開通中歐貨運班列,中方還同歐盟成員國在機場、港口、航空等設施聯通方面加強了合作。所有這些對推動中歐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釋放各自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貿易暢通方面,中國和歐盟是一對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一直在積極促進相互貿易和投資。2016年,中歐貿易額為5470億美元;歐盟對華投資88億美元;截至2017年3月,中國對歐盟累計直接投資733億美元,歐盟對中國累計實際投資1146億美元。自2014年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以來,雙方保持了談判勢頭,都致力於儘早達成一致,共同創造有利於雙向投資和開放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條件。中歐的上述努力同“一帶一路”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大方向相一致,是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金融通方面,中國同歐盟探索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十多個歐洲國家(其中不少為歐盟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決定,折射出他們對“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多邊共贏之舉的信任,對將亞投行打造成一個實現各方互利共贏和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為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具有積極意義。再者,中國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有利於推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為中方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中東歐、地中海東部和南部及中亞等地區進行多種形式的項目投資與合作提供廣闊空間。

民心相通方面,近些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同歐盟及其成員國發展戰略和規則對接的不斷推進,中歐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更加廣泛而活躍。以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為例,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各種專題研討會、文化、藝術、智庫、院校交流猶如雨後春筍,令人目不暇接,對中歐文明交流、互學互鑒,對民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起到了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新華網:中歐之間的分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您如何看待這些分歧?

楊燕怡:中歐有共識和共同利益,也有分歧和不同利益訴求。至於分歧,既有政治和社會制度、發展模式、意識形態方面的,也有經濟和貿易領域的。目前,後者似乎更加突出一些,在諸如鋼鐵産能過剩、市場對等開放等問題上,歐方抱怨比較多。在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的國際法律義務上,中方的關切和立場也是眾所週知的。

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絕對的。中歐關係也不例外。伴隨著中歐經貿關係的不斷發展,有些舊分歧會消除,但新分歧也會出現,或者在有些領域,新舊分歧會交織發展。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關鍵在於如何管控好、處理好分歧。基於普遍經驗和中歐關係的具體實踐,我個人認為,至少應當把握好以下三點:

第一,聚焦共同利益,拓展務實合作。經貿合作一直是中歐關係的重要支柱。我們應當把握中歐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特徵,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深化利益交融,如何加強互利合作,如何不斷尋求利益的匯合點,如何堅持邁向合作共贏的目標上。

第二,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中歐之間有對話磋商機制和渠道,雙方要堅持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共同管控貿易摩擦。我們希望歐方保持市場開放,慎用貿易救濟措施,努力維護穩定、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不能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否則只會使有關問題更難解決,給雙方經貿投資合作製造障礙。

第三,正確看待相互競爭。有市場就會有競爭。要拋棄所謂“一國成功必然意味著另一國損失”,“中國發展將挑戰歐洲未來”這種零和觀念。這不符合事實,只會誤導認知,貽誤合作機遇。要鼓勵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良性競爭的要義之一就是履行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規則,而不是各行其是,違反規則甚至單方面改變規則。此外,也要尊重中歐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發展質量的差異,不能不顧實際,不區別差異,強加於人。

新華網:在當前形勢下,您如何評價中歐合作的世界意義?

楊燕怡:當前,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加動蕩的世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面臨挑戰,局部緊張和衝突加劇,恐怖主義、難民危機蔓延,歐洲一體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世界形勢的不確定性增多,各國的穩定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各國間的開放與合作也經受考驗。是合作還是對立,是開放還是封閉,是變革還是保守,成為國際社會面對的重要抉擇。

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上的兩支重要力量,要肩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責任,在關乎世界和平與發展、全球治理和國際規則等重大問題上釋放積極、明確和強有力的信號,發揮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全球性影響,體現中歐合作的世界意義。具體來説,有以下三點:

一是在國際形勢亂象中要把握大局,在世界經濟轉型中助力發展。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成員,中歐雙方要高舉維護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旗幟,維護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努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引導全球化向包容、平衡、可持續方向發展。我們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履行國際承諾,釋放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積極信號。

二是中歐雙方需秉持開放理念,堅持合作主線,促進互利共贏。需要在排除干擾,聚焦發展,引領、推進和拓展經貿投資、科技創新、人文交往等領域加強全方位合作,促進各自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給中國13億和歐盟5億民眾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成果。

三是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中歐不僅僅是兩大市場,更是肩負著維護和平穩定重要責任的兩大力量。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歐雙方堅守《巴黎協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發展戰略,加強反恐安全合作,推動通過外交手段和談判協商,對和平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具有積極意義。

新華網:中歐在哪些領域可以擴大和深化合作?

楊燕怡:中歐都處在深入改革和調整的關鍵階段,雙方完全可以從彼此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中尋找更多更大的合作機遇。

在繼續全面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的同時,中歐雙方都希望在以下方面挖掘新的合作潛力,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數字合作、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氣候變化、中小企業合作、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

從與歐盟機構和歐洲各界的接觸中,我感到,儘管存在這樣那樣的疑惑,尤其是歐洲部分民眾和企業對中國企業到歐洲投資興業的擔憂,但可以肯定地説,在擴大相互開放、拓展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方面,中歐雙方有著高度的契合,這也是中歐關係的主流。

中國的發展沒有動別人的奶酪,而是做大了共同利益的蛋糕。同樣,中歐合作也做大了共同利益的蛋糕。我相信,隨著中歐合作規模擴大、水平提升、質量提高,雙方共同利益的蛋糕將越做越大,給雙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培育更有競爭力的消費市場,並讓中歐民眾深切感受到,開放合作才是分享經濟全球化益處、過上美好生活的正確的選擇。(記者 黃泳 翟偉 鄭江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