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總理老友”相見,不是聊聊天那麼簡單

2017-06-03 10:10 來源: “鏡鑒”微信公號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鏡鑒的話

當地時間5月31日至6月1日,李克強總理赴德國出席中德總理年度會晤並正式訪問德國,不到24個小時的時間裏,李克強總理密集參加了9場活動。中德兩國總理聊了什麼?釋放出哪些信號?

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突出的背景下,中德兩國總理的密切溝通,頻繁互動,共同發出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發展繁榮的強烈信號。

聊了友好合作,也聊問題挑戰

這兩日的柏林,碧空如洗,涼風習習。施普雷河畔,四處綠意盎然。剛剛經歷過一場雷暴和冰雹的洗禮,明媚的陽光隨著李克強總理的腳步同時來到,令人沉醉不已。

應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邀請,李克強總理于當地時間5月31日下午乘專機抵達柏林泰格爾機場,開始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經過10個小時的飛行,李克強總理僅僅在停機坪頓足片刻,旋即趕赴總理府同默克爾總理進行年度會晤。

當地時間5月31日下午,李克強總理乘專機抵達柏林。新華社發

默克爾總理很早就親自過問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的日程。德國總理這麼“上心”,不僅因為兩國總理早已建立了良好個人關係,而且因為德中合作全方位推進,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重要性更加凸顯。默克爾總理有很多話題要同李克強總理“深聊”。

談合作,論發展。兩位總理會晤時共同強調要落實好德國“工業4.0”戰略與“中國製造2025”的對接,以及加深在貿易投資、新能源汽車、中小企業等諸多領域的合作。李克強總理強調,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德加強溝通、合作應對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這是李克強總理上任後第三次訪問德國,而默克爾任內已9次訪華並於去年來華出席G20峰會,是訪華次數最多的歐洲領導人之一。兩位總理之間不僅建立了密切的工作關係,還有良好的個人友誼。

當地時間5月31日晚,中德總理年度會晤後,李克強總理接受默克爾盛情邀請,前往柏林郊外別墅,出席默克爾特意為他舉行的小範圍晚宴。新華社發

會晤結束後,默克爾特意在柏林郊外的別墅為李克強總理舉行小範圍晚宴。夕陽余暉中,兩國總理舉杯開懷暢談。一些意猶未盡的話題被帶到了晚宴上。原計劃一個小時的晚宴一直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融洽的氣氛不僅透露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深厚友誼,更反映出兩國關係的友好和親密。而這一聊可不是簡單的拉拉家常。據透露,兩位總理就是在這裡“聊”出了兩國電動汽車領域合作的新思路。也是在這裡,李克強總理説服默克爾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問題公開發出積極表態。

聊出相互支持 聊出相互理解

“我們對德國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條約義務表示讚賞!”當地時間6月1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德國柏林總理府與默克爾共見記者時説。

當地時間6月1日,李克強總理與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新華社發

默克爾此前向媒體公開表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已于去年到期,德方認為,歐盟應致力於找到一個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對中國非歧視性的解決方案。

“我和李克強總理討論了這個問題。”默克爾説,我們支持WTO的原則和規則,我們也會支持歐盟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條約的義務。

李克強總理當天再次指出,在當前世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德都主張奉行多邊主義,維護現行國際體系,遵守國際關係準則以及包括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在內的各國共識,支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經貿合作始終是中德關係的壓艙石。據中方統計,2016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1512.9億美元,德國繼續保持中國在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同時,中國首次成為德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一季度,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德貿易額達369.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在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的背景下,中德貿易穩步增長對外傳遞出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積極信號。

此次李克強總理説服默克爾公開表態,正是對中德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堅強決心進行了二次驗證。

聊出合作成果,聊出多項共識

德國是歐盟核心大國和中國在歐洲的全方位戰略夥伴,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夥伴。

當地時間6月1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見證了兩國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新華社發

6月1日,中德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兩國企業和機構間11項合作協議的簽署,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融資貸款、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慧等諸多領域。李克強總理高興地説,不僅場內現在正在簽署合作協議,場外也有經貿、人文等各領域的協議在一項項的達成。

談到聊天聊出的電動汽車發展難題,李克強總理説:“長時間討論後,我和默克爾總理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既有利於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也要為現有汽車的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他特別指出,中國政府會為德國企業、尤其是汽車製造企業在中國銷售、發展繼續提供良好的環境。

總理的話有力地回應了部分德方人士對中國市場開放的疑慮。近年來,中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改善投資環境,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例如建立了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探索制度創新;加快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修訂《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對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和變更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外資在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等領域的準入;加大力度創造和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在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享受《中國製造2025》政策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等等。

吸引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中國整體投資環境沒有惡化,而是在不斷優化。如同李克強總理所指出的—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

實際上,大多數在華德國企業都取得了良好業績。以三大汽車公司為例,2016年大眾集團在華銷量達398.2萬輛,增長12.2%,佔其全球銷量的38.62%;寶馬在華銷量達51.6萬輛,增長11.3%,佔其全球銷量的21.8%;戴姆勒在華銷量達47.3萬輛,增長26.6%,佔其全球銷量的22.6%。

當天的簽約儀式中,就包括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北汽與戴姆勒的合作協議。對很多德國企業來説,中國仍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有利的投資環境,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來華拓展市場。

加速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也是兩位總理達成的共識之一。目前,中德兩國雙向投資加速增長,成為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支柱。2016年德國對華投資逾27億美元,增長74.2%。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指出,目前約有8200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兩國投資正由過去更多是德方對華的“單行道”,轉變為“雙行道”。

中德經濟合作已達到很高水平,但仍有很大潛力。在“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深度對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參與第三方市場合作、節能環保、青年創新創業等領域,雙方正在不斷拓展互利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李克強總理同默克爾總理共見記者時曾説到,他前一天同默克爾總理會晤時曾望向窗外,窗外是陽光明媚。相信中德合作的前景也是這樣。“昨天是明媚的陽光,今天是明媚的陽光,明天也是明媚的陽光。”(人民日報記者 白陽 管克江 馮雪珺)

234不是聊聊天那麼簡單4.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