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吉林:改革創新激發澎湃動力

2017-06-06 08:32 來源: 吉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改革創新激發澎湃動力
——我省金融業發展綜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經濟活。如何通過改革創新,使吉林金融業由相對滯後變為蓬勃發展,讓“金融改革風生水起”“金融市場更加活躍”烙印在吉林振興發展的道路上,是我省一直在努力做的大文章。

數據顯示,4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1580.5億元,比年初增加425.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7652.6億元,比年初增加442.1億元。全省共有A股上市企業42家,境外上市企業11家,其中今年A股上市1家。全省實現保費收入335.02億元,同比增長21.50%。

不斷壯大的金融産業,托起了我省經濟發展的大底盤。

率先改革,爭做全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驗田”

“有了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做保障,我的土地經營規模擴大了,也有了自己龍山品牌大米。”説這話時,延邊州龍井市東盛涌鎮龍山專業農場主王立臣臉上綻放著燦爛笑容。

“十三五”開局之際,農業大省吉林成為全國唯一一個省級農村金融綜合改革的試驗田,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競爭適度、風險可控的普惠型農村金融發展之路。

這一年,從頂層設計到整體推進,謀改革之實,深化改革蹄疾步穩——

我省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80多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導小組,創建“三支柱一市場”農村融資服務體系,同時以金融改革為突破,配套推進農業、財政、國土、民政、社保等領域的政策協調與改革協同,努力破解金融資源配置扭曲的體制機制障礙。

這一年,大膽試、大膽闖,融資創新呈現多點開花之勢——

主要涉農金融機構創新11項專屬涉農金融産品體系,引導金融機構開展“土地收益保證貸款”“兩權抵押貸款”“大棚貸”等業務創新。推動鏈式金融服務提質擴量,特色産業鏈龍頭企業貸款餘額84.5億元,支持農業産業鏈上農戶超過8萬戶。全年五大作物參保面積4150萬畝,同比增長1.05%,為133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14億元,同比增長37.4%。

得益改革之實,農村金融業“造血”功能不斷增強:截至2016年末,全省涉農貸款餘額6110.2億元,較年初增長15.7%,較全國平均增速高6.8個百分點;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33.9%,較全國平均增速高22.5個百分點。主要涉農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36%,較年初下降0.59個百分點;主要涉農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加權平均不良率2.34%,較年初下降1.47個百分點。

吉林大地正掙脫羈絆輕裝上陣,為“三農”發展注入新活力。

精準發力,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當年公司只有10萬元註冊資金,一年銷售收入不到8萬元,如今年銷售收入1億多元!”裕宸集團董事長田旭對吉林銀行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裕宸集團的每次爬坡過坎、每次跨越擴張,都伴隨著吉林銀行的信貸支持,目前已對集團累計發放貸款近千萬元。”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我省金融發展的短板。

從供給端出發,抓住制約經濟發展最突出的問題,金融産品和服務不斷創新——

目前,全省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專營部門或特色支行已超過100家。實現銀企保合作貸款簽約項目上萬個,金額上千億元。2016年,全省金融機構光推出各類小微企業信貸産品就達到100餘款,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7.55萬戶,較2015年同期增加0.76萬戶;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5.57%,較2015年同期增加1.23個百分點。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