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在京召開

2017-06-08 10:15 來源: 地震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和防災減災救災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總結“十二五”地震科技進展,交流典型經驗,部署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工作,6月7日至8日,由中國地震局、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在京召開。

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宣讀了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並作題為《堅持創新發展 廣泛凝聚力量 努力開創我國地震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

鄭國光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技創新和防災減災救災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為做好新時期地震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他強調,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思想,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統領地震科技創新工作。要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引領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科技創新作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和核心支撐,把科技創新擺在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過創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要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廣泛凝聚部門、行業和社會乃至國際力量,向地球深部進軍,向防震減災發力,大力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努力實現地震科技創新重大突破,顯著增強我國地震科技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地震工作服務和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向著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鄭國光回顧總結了我國地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成就和經驗。他指出,實踐證明,防震減災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我國防震減災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地震科技的發展史。我國地震科技始終堅持不忘初心、服務人民,始終堅持提升能力、支撐發展,始終堅持瞄準前沿、引領進步,始終堅持開放合作、走向世界,始終堅持人才為先、凝聚力量。

鄭國光從創新能力、支撐發展、國際對比、體制機制等方面認真分析了當前地震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差距,並提出了我國地震科技發展的目標:力爭到2020年建成開放合作、充滿活力的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具有我國地域特色的若干地震科技優勢領域,並取得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豐富地震科技産品;打造一支結構合理、能攻堅克難、具有一流水平的地震科技人才隊伍,使我國地震科技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同期水平。爭取到2030年,我國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強國之列。

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必須廣泛凝聚力量,努力構建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鄭國光強調,一要強化地震科技創新,大力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實施“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科學計劃,在認識地球、減輕災害、與地球和諧相處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二要深化地震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地震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力,深化地震科研所改革、發揮不同創新主體的優勢、搭建共享共用的地震科技創新平臺、全面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和改革政策、切實轉變地震科技創新管理方式、深入推進地震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努力構建多元參與、開放共享的地震科技創新佈局。三要抓住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認真落實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措施,加快防震減災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提供優質高效的地震科技服務供給。四要弘揚創新精神,打造一支結構合理、能攻堅克難、具有一流水平的地震科技人才隊伍,著力改善人才隊伍結構,切實轉變人才觀念,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才創新環境,大力推進地震科學普及,充分發揮科技人員在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中的巨大作用。

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和平宣讀《關於表彰地震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的通報》並介紹《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等主辦部門四位領導同志致辭。大會還特邀財政部同志解讀國家科技經費管理改革政策。

大會還邀請自然科學基金會地學部常務副主任柴育成、鐘登華院士、馬瑾院士、陳顒院士、吳忠良研究員分別就地學最新進展、地震工程試驗系統、斷層亞失穩研究發展、地下明燈計劃、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作專題報告。

聯合主辦部門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軍隊、武警有關部門代表,央企代表、高校、研究院所代表、學會、協會代表、企業代表和地震局科技委代表、全國地震系統代表參加。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