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變“審批”為“服務” 北京城市副中心123個項目走審批"高速路"

2017-06-08 07:10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用“高速”來形容城市副中心建設進度毫不為過——

在文化旅遊區建設用地,首批開工的曹園南大街和頤瑞東路地下綜合管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這兩條管廊總長度3.8公里,深度3米,最大寬度可達14米。目前,曹園南大街587米長度的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已完成,管廊中5個獨立且密閉性能良好的艙室初見雛形,未來,包括給水、燃氣、電信、有線電視、電力、再生水以及常規市政再生水、高品質再生水在內的多條市政管線將統一在綜合管廊的各個艙位“各就各位”,避免道路“反復拉拉鏈”。不遠處的頤瑞東路地下綜合管廊也已形成了200米長度的完整結構柱。

“從公司成立到管廊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前後才8個月的時間。”負責文旅區基礎設施項目規劃、籌資和建設的建工國通公司總經理柳江掰著手指頭説,“這種高速在建設工程中可以算是‘光速’,較正常審批流程開工時間提前了約一年。”

而“高速”的背後,是本市去年9月在城市副中心啟動的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立項審批、土地出讓審批、施工環節許可等一大批“高含金量”行政審批權下放至通州區;從項目立項、規劃審批和施工許可全流程做出突破,將原來需要辦理的幾十個審批事項,簡化優化成“一會三函”4個環節,只需經過市政府集體審議,並取得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規劃意見函和施工登記函後即可開工建設,最後只需在項目竣工前依法合規辦齊所有審批手續即可。建設與審批“兩條腿”並行,顯著縮短城市副中心道路、停車設施、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間。

文化旅遊區綜合管廊是該區域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長度達22.9公里,總投資約40億元,也是通州區完整按照“一會三函”建設流程實現開工的首個項目,為2019年底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建成奠定基礎。同樣,得益於“一會三函”制度,北京五中通州校區工程在取得規劃意見復函、還未拿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就順利辦理了消防審核、施工圖審查,提前完成招投標手續,取得了施工登記意見書,將開工時間提前了近一年,確保明年9月正常開學使用。通州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底已有123個項目通過走“高速路”取得了前期工作函,其中26個實現立項。

市審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來,本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先後取消調整行政審批1005項,精簡比例達到64%。特別是去年,對本市實施的22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開展清理,徹底終結這一審批類別。同時還取消了職業資格認定131項、涉企收費80余項、仲介服務150項等,通過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精簡審批環節,只是“放管服”改革的內容之一。本市還不斷優化政府服務,將審批變為服務,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比如在公安部門的出入境受理點辦理證件時,60周歲以上的老人、行動不便的申請人以及預約辦理出入境證件的京籍申請人等均可享受免費速遞,去年以來148萬餘人次實現了“辦證只跑一趟路”;又如新辦企業登記註冊,現在在北京可以實現全程電子化,辦事人員只需要登錄企業登記工作平臺或者手機客戶端,就能實現登記註冊、申報審批直至取得電子營業執照,實現“數據跑路”,而審批雙方“零見面”。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試點半年以來,有1208戶企業通過全程電子化系統申報,共有749戶企業獲頒電子營業執照。相比傳統的窗口服務,電子化辦理營業執照至少減少辦事人員3次出行。(記者 袁京)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