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發改委就雙創示範基地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17-06-08 14:41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發改委于2017年6月8日(週四)上午10:00,在雍和航星科技園8號樓就雙創示範基地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高技術司負責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海爾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阿裏巴巴集團負責人出席。

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主持人 孟瑋】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雙創示範基地專題新聞發佈會。

去年5月,為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批准建設了首批28個雙創示範基地。一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雙創模式和經驗。

從成效看,在建設雙創示範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帶動下,雙創市場主體量質齊升,新動能不斷集聚,創新創業對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作用日益顯現。2017年一季度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全國眾創空間超過4200家,服務更加多元化、精細化、專業化,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了10.3%、13.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快了3.5個和6.6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發佈會。中國網 郭天虎 攝

昨天,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今年在創業創新基礎較好、特色明顯、具備示範帶動作用的地方、高校院所和企業新創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

為更好地展示和推介首批示範基地取得的成效和積累的經驗,我們專門把這次發佈會現場從國家發改委安排到航星科技園,組織參觀了航天科工的雙創展,希望有助於加深大家對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的感受和認識。

今天,我們邀請了我的同事,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沈竹林先生,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先生,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高同慶先生,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玉波先生,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民先生,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沈司長介紹情況。

發佈會主席臺。中國網 郭天虎 攝

【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 沈竹林】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各位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長期支持。在這裡向大家彙報一個創新創業的利好消息,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國家發改委關於建設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的彙報,決定在部分有條件的區域、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再佈局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下面,就這方面情況向大家作介紹。

首先回顧第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情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出臺了很多舉措,這些政策的落地生根取得了很好成效,通過雙創,促進了經濟社會活力進一步提升,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光是在國內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國際上對中國的創新創業也形成了更加廣泛的共識。4月27日,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中國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寫入大會決議中,並把4月21日作為世界創意與創新日,呼籲全世界各國共同推動支持創新創業,這也是中國智慧對於全世界的又一新貢獻。

最近,西方很多主流媒體也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的創新創業,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報道。這些報道有一個共識,認為中國的創新創業活力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且目前中國的創新創業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規模、活力都處於世界先進地位。

過去有人説中國製造,往往是“低成本、低質量”,後來有人説“中國製造”往往是模倣者。我們新創企業的大量涌現,大大改變了世界的這樣一種看法,這些企業提供了很多獨創性的産品和服務,這些産品和服務甚至成為某些發達國家的模倣對象,這説明我們的創新創業正在悄然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成為發展的新動能。

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在創新創業還需要持續深入推進。一些地區、一些單位大膽探索嘗試,取得了很多好經驗、好成效,但是確實一些地方還存在著想幹但不太會幹的局面。為了更好樹立起標桿,更好地發揮引領示範和以點帶面的作用,去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首批28家雙創示範基地。今天在座的5位企業家都是第一批示範基地的優秀代表。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梳理和總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大家可以共同學習、相互借鑒。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沈竹林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從去年5月到現在一年多時間,在發改委有關部門、各地政府的努力支持下,各示範基地大膽探索、積極開拓進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委委託中國科協對首批示範基地建設情況進行了第三方獨立評估。科協組織了35個團隊、200多人次專家逐一到示範基地進行現場考察,對創業者進行訪談、了解基地的建設情況。通過評估結果來看,示範基地建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打造了一批創新創業高地。大家熟悉的中關村、深圳灣等地方,一些雙創品牌也樹立起來。在座的好幾個企業都是優秀代表,航天雲網、海爾集團、阿裏巴巴等都形成了雙創品牌。還有一批雙創模式,包括“基地+基金”、"園區+資本"、“五位一體創業教育"等,基本實現了預期效果。

同時這些基地也總結了大量的好做法、好經驗,我們做了初步梳理,經驗有上百條,已經彙編成冊,將印發給各地讓大家學習借鑒。今天我們請到五家企業,他們這方面的經驗更加鮮活,這裡就不再贅述。

在第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差距和不足,基地佈局上不盡合理,西部地區總體來講比較少,這些基地自身的建設發展在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發揮,需要下一步工作中逐步完善解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新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和要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第二批示範基地建設的總體思路和設想,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審議通過。下面向大家簡要介紹三點情況。

第一,總體思路。繼續支持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基礎好、特色鮮明,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示範基地。進一步放大標桿效應,強化支撐能力,提升社會影響,形成一批新的創新創業經驗在全社會複製推廣。

第二,示範佈局。這次共推出了三大類近百家示範基地。三大類基地是:區域示範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企業示範基地。在示範佈局上,堅持分類指導。其中,區域示範基地的核心任務是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通過搭建政策服務平臺,重點解決在基層的審批多、辦事難、投融資渠道不暢、政策不落地等問題,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對於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核心任務是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通過搭建一批人才培訓、成果轉化、公共研發服務等支撐平臺,解決科研人員創新動力不足、創新教育相對薄弱、人才培養和流動方面還存在一些障礙等問題。對於企業示範基地,核心任務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振實體經濟。通過建立一批企業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企業之間數據和創新資源共享平臺,來解決大企業存在的組織模式僵化、創新活力不強、創新創業資源不共享等問題。

第三,政策舉措。去年在佈局第一批雙創示範基地的時候,克強總理提出,雙創示範基地“不僅要有面子,還要有裏子”,面子就是戴帽子給榮譽,裏子就是要給雙創示範基地更多的政策支持,讓他們更好地集聚創新創業資源,推動他們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形成示範。建設第二批示範基地,要堅持進一步加強政策供給。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從加強“放管服”改革、加強財稅政策供給、金融支持、國有資産管理等十幾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先行先試意義的政策措施。通過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從而形成政策洼地,促進這些創新創業資源有效集聚,同時不斷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加快推進雙創示範基地的建設。政策措施具體內容比較多,待正式文件出臺以後,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處在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候,加快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促進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培育更多就業崗位。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把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抓緊抓好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力爭早出成效、早出經驗,更好地發揮它們的示範帶動作用。

我先介紹到這裡,謝謝!

【主持人 孟瑋】

下面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石泉先生介紹情況。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劉石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們,首先感謝國家發改委對航天科工的信任,使我們有機會承辦本次活動,並邀請各位蒞臨航天科工進行調研交流。

按照本次活動的總體安排,大家剛剛參觀了航天科工的雙創成果展,應該已經對航天科工雙創示範基地的建設進展、成效和重點項目成果有了直觀感性的了解認識。在此,我簡要歸納和介紹一下航天科工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的總體思路,以便各位更好地理解航天科工開展雙創的特點和路徑安排。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際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賽跑,誰見事早、動作快,誰就能掌握制高點和主動權。唯創新者勝,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否則就會陷入戰略被動,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航天科工作為央業和國家創新型大型企業,必須自覺肩負起歷史發展的責任。而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單打一的創新必然失敗,綜合創新才有可能成功。通過學習理解中央政策精神,結合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和自身實際情況,航天科工經過深入分析和研討,在2013年形成了“技術創新為基礎,商業模式創新是關鍵,管理創新作保障”的綜合性、系統性創新思路與共識(簡稱為“三創新”),並以此為牽引啟動了為期三個五年左右的“轉型升級、二次創業”全員戰略性創新行動。

眾所週知,航天産業和導彈工業是大系統工程,60年的積澱和發展形成了實力雄厚的航天工業體系。我們有總指揮與總設計師隊伍(簡稱為“兩總”隊伍),他們是航天工業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兩總”體系專注于體系、系統、總體、分系統專業科技創新,而基礎性、前瞻性、原創性、顛覆性的小專業創新主要按照過去計劃經濟的做法,依靠國家指令性計劃安排到全國各行各業去攻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後,一方面由於軍品任務批量小、時間緊、要求高、難度大、風險大,一些傳統創新模式組織下週期長、回報小、風險大的技術攻關項目越來越難以找到支撐單位和配套單位。另一方面,一批又一批新加入航天科研隊伍的年輕科技人員既想幹航天、又想展現自己的才華,也想開展“雙創”。航天科工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和要求,因勢利導,構建了“體系與大系統主體創新+專業技術多維度雙創”的創新體系,用過去“兩總”承擔的體系和大系統創新任務作為創新體系的主體,將“雙創”隊伍承擔基礎性、前瞻性、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作為創新體系的多維度支撐,二者之間形成依託與托舉的有機聯絡。航天科工不是簡單地把“雙創”定位為創技術、出産品、辦企業,而是上升為一項事業來推動,將“雙創”作為企業培養、鍛鍊、發現“三創新”複合型領軍人才的主渠道,打造適應信息經濟時代要求、能夠引領企業未來持續發展的骨幹隊伍。

基於上述認識,航天科工制訂了“兩條戰線、兩套打法、兩個目標”的“雙創”工作基本思路,也按此思路探索踐行了一條引領中小微企業、融合社會創客的有特色、能複製、可推廣的特大型工業企業創新創業路徑。

內部“雙創”主要以“三創新”為抓手,以“四化”為導向,即信息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以“社會總體院、總體部、總裝廠”定位在航天科技在産業創新的帶動作用,圍繞前瞻科技發展、重大工程、重要項目、關鍵技術,引導科技人員和領軍人才在崗創新、在職創業,自由組合、集智攻關,並通過“三創新特區”的方式,增加扶持創新的政策供給,推動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建設目標實現。

外部“雙創”主要以向社會開放企業的研發資源、製造資源、專家資源、知識産權資源,促進分享經濟深度發展,實現協同共贏,打造良好的雙創生態環境。同時,依託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線下眾創空間,構建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雙創”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向經濟新動能發源地轉移,共同推動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郭天虎 攝

經過近幾年的創新實踐,航天科工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新概念武器技術攻關成果持續涌現;商業航天領域異軍突起,不斷突破傳統航天技術和模式的“天花板”;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領域實現若干重大技術突破;工業互聯網領域,開中國之先河,領世界之趨勢,成功建設運營了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雲網,上線企業已經接近80萬家。

後續,航天科工將繼續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經濟發展新動能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依託“雙創”匯聚各方面力量,加快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貢獻!

再次感謝國家發改委、媒體朋友和企業同行蒞臨航天科工調研指導。希望在航天科工轉型升級、二次創業的過程中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關心和幫助,共同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強軍夢、強國夢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主持人 孟瑋】

下面請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高同慶先生介紹情況。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高同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記者朋友們,我下面簡要向各位介紹一下中國電信雙創工作的情況。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通信行業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總資産8100億元、年收入規模超過4000億元、員工60萬人、用戶規模接近6億。

中國電信作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積極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6〕35號)的要求,深入推進雙創工作,打造了“員工創業、科技開發、産品運營、創新孵化和社會眾扶”五大創新創業平臺。

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高同慶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一、 引入市場機制,打造員工創業平臺

針對大型國有企業機制不活、人員冗余、市場響應慢等改革難題,中國電信緊緊圍繞激發人和組織活力這一主線,全面推行以“責任田、責任人、責任制”為核心的劃小承包和倒三角支撐服務體系等市場化改革,打造一線員工內部創業平臺。

一是劃好責任田,建立一線自主經營體。將市、縣級公司進一步劃小為農村支局、城市支局、營業廳、政企團隊、裝維團隊等基本經營單元。目前,全集團共建立近5萬個一線自主經營體。

二是選好責任人,員工承包創業做“小CEO”。通過競爭性選拔承包人,讓能者脫穎而出,全集團共選拔和培養了2.5萬名“小CEO”,業績突出者納入後備幹部管理或優先選拔任用,淘汰業績不達標的承包人,實現“管理人員內部機制上能上能下”。通過實施團隊雙選,讓有才幹的“小CEO”自主組閣和招募團隊成員,員工也可自主選擇加入承包團隊,全集團共有16萬多員工參與承包經營。探索打破國企員工身份意識,助力實現員工“創業夢”。合同制員工可自主選擇與企業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或中止勞動合同,通過組建公司或註冊個體工商戶的方式,採用完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創業承包。

三是建好責任制,充分調動各類要素活力。明確承包人權力清單,實現責權利一致。在劃小單元“準利潤中心”定位基礎上,充分放權,賦予承包人自主用人權、考核分配權、資源支配權等配套權利,清單公開、規則透明, 小CEO還可以向上逆向派單、逆向考核。建立市場化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員工內生動力。承包團隊認購年度收入目標,高完成高激勵、低完成低激勵,通過計件計量、增量收入提成等方式,實現“收入能增能減”,拉開差距。

劃小承包成為員工創造價值的首選舞臺,廣大員工普遍從“要我幹”轉變為“我要幹”,小CEO競爭性選拔、團隊成員雙選比例超過80%,全集團合同制員工人均勞産率超過100萬,達到十年前的2倍,員工薪酬與企業價值實現了同步增長,基層員工的獲得感、凝聚力、向心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通過將內部創業平臺向社會延伸開放,採用業務合作、承包經營等方式,近三年共引入民資77億元參與寬帶網絡的光纖化改造,促進“寬帶中國”戰略落地,平均一個支局帶動了3-5 個社會創業經營體,放大了雙創效應,擴大了社會就業,繁榮了産業發展。

二、 聚焦市場重點,打造科技開發平臺

逐年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聚焦4G/5G、光纖寬帶、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與高校以及製造商等合作夥伴廣泛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和儲備。獲得專利授權2343件,主導完成391項通信標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2項(2007-2016年)。

三、遵循市場規律,打造産品運營平臺

先後建立了8個面向公眾的移動互聯網産品基地,以及16個面向政府和企業的行業應用産品基地,培育了翼支付、易信、天翼視訊、愛遊戲、天翼雲、天翼高清、翼校通、號碼百事通等諸多業界知名的新興業務品牌,並在政務、教育、醫衛、健康等重點行業初步完成互聯網+能力佈局,構建了完善的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智慧綜合信息基礎能力和資源,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四、把握市場方向,打造創新孵化平臺

形成“一個平臺、三大基地、多家實體孵化器”創新孵化體系。在加快內部創孵的同時,幫助社會團隊快速突破早期創業瓶頸。幾年來,共入孵1991個內部創新項目,212個項目成功入孵,其中22個項目實現公司化運作,6家公司引入社會資本。

五、激發市場潛能,打造社會眾扶平臺

中國電信作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感到非常榮幸,以地方産業園區為依託,結合地區産業特色,在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整合中國電信的優勢資源和服務能力,建立服務管理平臺和支撐服務體系。中國電信已經在全國創新創業群體聚集度高的地區,建立了7個各具特色的雙創示範基地,並在北京打造一個面向全國的雙創公共服務集約雲平臺,總投資3.4億。在500所院校建立1500家由學生創業的學子公司,與1300多家園區、百家大型國企共建共創,服務330萬家中小企業。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7年4月27日,李克強總理視察了央企“雙創”工作展,並對中國電信“雙創”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總理指出,“這些小團隊是大企業的活力之源,央企要率先闖出大小企業融合發展新路,這是管理和生産理念的革命性轉變,將釋放不可估量的乘數效應。”

中國電信全體員工深受鼓舞,我們將在已有工作成績的基礎上,借力雙創,以改革促雙創,以雙創促發展,持續推進企業轉型,以智慧為牽引,佈局業務生態化、網絡智慧化、運營智慧化,著力打造智慧連接、智慧家庭、互聯網金融、新興ICT、物聯網等五大業務生態圈,滿足用戶智慧信息服務需求,服務産業轉型升級和社會創新,努力把中國電信建設成為領先的綜合智慧信息服務運營商,築力網絡強國、服務社會民生。

以上是我彙報的內容,謝謝。

【主持人 孟瑋】

下面請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玉波先生介紹情況。

【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 張玉波】

尊敬的發改委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對海爾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我簡要彙報一下海爾雙創示範基地的進展情況。我用“一三五”簡單概括一下。

“一”是海爾雙創示範基地是圍繞海爾企業發展戰略推進的。海爾的發展戰略提出“人單合一”的發展模式,就是希望在企業搭建一個創新創業平臺,讓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成為企業的合夥人,我們雙創示範基地就是這個戰略之下轉型的結果。

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玉波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圍繞這些戰略,基地建設當中也突出三個特點:開放、專業、共享。主要建設五大能力。

開放。不僅開放孵化器以及一般的創業服務支持,我們把國家工程實驗模具中心為基礎打造的創新工場,把我們的模具資源開放了。我們還把國家級實驗室這一類研發資源也開放了,這都是企業核心資源,現在也開放出來,為廣大創客提供創業服務。對企業來講,從一個封閉花園變成了開放的森林,全球最好的資源蜂擁而至,他們有好多好的項目,創客的小微企業到我們平臺上創業,對我們開放平臺是更好的推進。

專業。海爾發展到今天,33年的歷史,我們積累了很多行業資源、管理經驗,我們把它做成一個“大共享”平臺,為創客提供財務管理、人力管理、知識産權、專利方面的管理,給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專業服務支持,涵蓋了創業、設計、製造、銷售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創業服務。

共享。海爾為了推進雙創示範基地更好發展,推進企業戰略轉型更快落地,我們企業內部探索了一套創客激勵機制,“創客所有制”,就是把企業的股份激勵量化到每一位創客,讓每一個創客有機會能夠成為企業的主人,成為企業的合夥人。創客所有制也是我們推進的一個成果,其目的就是為創客打造一個利益共享、共創、共贏的平臺,每一位創客都有公平、公開創業發展的機會。

現在企業的開放程度,創客所有制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每一位創客可以帶著你的資源跟投小微企業,企業也投一部分資金,還有我們合作的風投機構也進來,大家一起在創客所有制之下共同支持小微企業,每個人變成小微企業主,成為老闆。

五個能力。實際也是雙創示範基地的五個子平臺:創客學院、創客空間、創客工廠、創客服務平臺、創新資源平臺。通過這五個平臺,為小微企業搭建從創客培養到創業落地、創業支持、産品市場化到小微企業發展上市的全流程孵化加速體系,為創客提供有根的創業平臺,這樣大大提高了創業成功率。

具體來講,第一,創客學院。海爾企業大學轉型作為創客學院,以前我們只是針對自己的高級經理人來培訓,現在自主研發,當然也和北大、清華合作,開發了62門相關創業課程,我們不僅培訓創客,還培訓創客導師、講師。我們已經累計培養了125名創客講師,通過創客講師帶動培訓更多創客。同時吸引了全球很多一流管理學家,比如加裏·哈默、丹娜·左哈,讓普通的創客也有機會聆聽企業管理大師對創客的指導。累計到現在,創客學院培訓了2.6萬名創客,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專業培訓機構五年對創業人才的培養數量。

第二,創客空間。現在升級成為“産城創”創客空間模式。産就是産業、創就是創業,城就是智慧生活配套。通過産業促進創業,通過創業拉動就業,智慧生活來做配套,形成3公里生活圈。在每個城市裏面建立生活圈,生活圈裏面資源是共享的,娛樂、生活、消費都可以實現。我們已經在青島建立了,在天津、上海建立了戰略合作框架,實際上也是打造了創客空間的升級版,為創客真正提供有品質、有生活的創業生態。

第三,創客工廠。我們要把海爾的模具資源、生産線、研發實驗室開放出來,大大降低了初創企業的成本。舉個例子,搞智慧製造的小微企業,要開發一個新産品,開發試製産品需要開模具,模具成本對於初創企業是很高的。我們的3D打印設備,我們的模具工廠就可以提供初創企業這一項服務。這一項服務直接降低初創企業研發成本35%。

第四,創客服務。我們發揮33年的管理優勢,打造了財務共享平臺、人力共享平臺、産權專利以及政策方面的共享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大大提高了創業效率。

第五,創新資源平臺。我們開放了研發實驗室,包括全球十大研發中心,還開發了網上HOPE平臺,是網上研發工程師的聯合創新網絡,包括海爾檢測平臺,我們希望把研發者資源和創新創業結合起來,為創客提供便利。

有幾個數字,創客研發週期從12個月縮短到10個月,最終縮短到8個月。體驗設計週期和以前比較縮短了25%,模型檢測驗證週期縮短了30%,創意産出增長率也在持續提高,優秀創客的轉化率提高2倍以上。

截至目前海爾雙創平臺已經匯集了3600多家創業資源,1300多家風投機構,我們在全國搭建了15個雙創示範基地,包括創客空間這一類的基地,我們還有超過120億的創業基金,已經有100個小微企業營收收入超過一億,47個小微企業引入風投,其中16個小微企業估值過億,已經具備了創業板掛牌的資格,而且直接間接拉動了160萬人的就業。

最後特別感謝發改委領導為我們搭建平臺,包括各項工作的指導,特別感謝媒體朋友對海爾雙創示範基地的支持,也歡迎你們繼續給我們提出寶貴建議,支持海爾雙創基地的發展。謝謝。

【主持人 孟瑋】

下面請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民先生介紹情況。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春民】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借此機會就中信重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的建設情況作以下彙報。首先簡要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洛陽礦山機械廠,是國家“一五”期間國家興建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在這裡,老一代革命家曾留下了足跡,焦裕祿精神的孕育形成在洛礦。到現在經過60年發展,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的供應商,國家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和産業結構的調整,目前我們正在實施從産品經營向産業經營的轉變,著力打造“5+1”的産業板塊即核心製造、工程成套、節能環保、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能源動力裝備、軍工産業,構建集傳統動能與新動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雙創的主要做法。中信重工緊緊把握搭平臺、聚資源、育團隊、活機制、促改革、做示範的“雙創”工作主線,紮實推進“三線共建”眾創平臺,即線上資源共享平臺、線下實驗與驗證平臺和成果孵化平臺建設,積極構建“四群共舞”創客體系,即技術、工人、國際和社會創客群,著力打造産、學、研、用、供“五位一體”協同創新合作共贏新機制,推動(5+1)+X“雙創”産業落地(即“5+1”産業板塊+X“雙創”新産業),努力探索大中小企業聯合實施雙創的制度體系和經驗,推動重裝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和“雙創”機制融合發展。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民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一是搭建“三線共建”眾創平臺,開放共享資源

三個眾創平臺是中信重工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的核心內容,突出專業性、開放性、實用性,目的是實現創新資源共享與合作。依託中信雲網和公司搭建的“三大平臺”,吸引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和社會創客開展協同創新。利用“Linkedin”(領英)全球化平臺、企業微信號等,促進企業內外部和産業鏈上下游開展知識、信息交流。借助網、雲端打破離散型製造資源與信息壁壘,厚植“雙創”土壤。

二是構建“四群共舞”創客體系,激發雙創活力

公司現有的18個技術創客群、22個工人創客群、兩個國際創客群以及社會創客群,以平臺作支撐,以項目(或課題)作牽引,聯合實施産學研用供協同創新。“四群共舞”創客體系匯聚了企業內外部人才智力,形成了人人有創新熱情、處處有創新課題、事事有創新空間、個個有出彩機會的全員創新格局,涌現出一批“首席設計師”、“創新藍領”和“優秀工匠”,加速了産品製造品質提升和協同創新成果轉化。

三是實施“五位一體”協同創新,集聚創新優勢

公司將用戶需求管理、供方品質管理納入裝備製造體系,推動創新鏈從“産學研”向“産學研用供”轉變,集聚産業鏈優質資源開展協同創新。目前,公司與20多個國內外高校、30多個科研院所、世界3大礦業公司、世界5大水泥生産商、全國13大煤炭基地及10大鋼企、國內外多家實驗室以及2322家供應商以及創新聯盟、創新中心等建立了緊密的産學研用供合作共贏關係,40多項産學研項目正有序推進,成為推進創新創業實踐的有效抓手之一。

四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釋放雙創動力

中信重工把示範基地建設與國企改革相結合,圍繞産業結構調整,堅持傳統動能、新動能兩輪驅動,産品經營、産業經營兩手並舉。突出人事制度、生産經營和管理領域三個改革重點。管控模式上從“直線職能式”管控向“職能管理+板塊化運營”管控模式轉變,在體制機制層面解決制約企業轉型升級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因素。在國企混改方面,公司“5+1”産業板塊均有合資合作、資本運作項目在推進,通過引入外部合作,打造産業平臺,實現共贏。

公司還著力建立和完善了首席技術專家和大工匠選聘機制、員工培訓交流機制、創客團隊運行機制、課題考評機制以及激勵機制等,每年設立創新基金1000萬元獎勵激發創新,每年舉辦科技大會對優秀創客團隊予以表彰獎勵,激發員工參與創新創造的熱情,營造氛圍推動“雙創”工作紮實開展。

雙創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創客群成果突出。2016年,礦物加工創客團隊研發的礦物磨機入選工信部首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名錄。工人創客群取得成果107項、創造價值4420.3萬元。澳大利亞研發中心、悉尼大學與公司聯合,研發出首臺綠色節能高效CSM-250立式攪拌磨成功在雲錫集團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中信重工牽頭組織寶鋼節能、華北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等12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共同參與,帶動4400多人協同創新,建功國家循環經濟、綠色經濟。

二是新産業市場化明顯提速。實施機器人産業“産業+産品”雙落地模式,公司先後簽約江蘇徐州、山東東營等7處特種機器人生産基地,實現了新産品、新技術快速産業化。2016年創造1400台訂單的銷售業績,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

2017年5月27日,中信重工開誠智慧特種機器人國家級研發中心及産業化基地項目啟動。一期工程主要建設研發中心、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檢測中心、遠程控制中心、生産中心、客戶體驗與培訓中心等。項目投産後,將形成年産特種機器人15000台的製造能力,將建成國內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生産基地。

三是“雙創”激發公司創新潛能。2016年完成53項重點研發項目,12項新産品試製、128項授權專利,發佈實施5項行業標準,降低設計工藝成本4800萬元。公司2016年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連續兩年獲得5項國家科技進步獎,連續6年蟬聯“全國質量信用先進企業”和“全國礦山機械行業質量領軍企業”,成為河南省知識産權領軍企業。公司依靠創新驅動取得了實效,實現了轉型發展。

下一步,中信重工將繼續一步一個腳印抓好“雙創”工作,引領示範行業技術進步和企業轉型升級,帶動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重裝行業轉型升級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

最後再次感謝國家發改委、新聞媒體多年來對中信重工的關愛和支持,借此機會誠懇邀請各位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做客。謝謝大家!

【主持人 孟瑋】

下面請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先生介紹情況。

【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 劉松】

尊敬的發改委領導,現場的同仁和媒體朋友,我以“雙生態驅動打造企業雙創大平臺”的題目,彙報一下阿裏巴巴過去一年推動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的內容。

阿裏是七個企業示範基地裏唯一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的特點更多的是以平臺模式助推整個社會的創業者和合作夥伴,其實在場的4位示範基地在過去一年和阿裏都有深入合作,所以我們更多是一個助推平臺。阿裏現在推動科技創業的首先特徵是“雙生態驅動”,科技生態與商業生態的雙輪驅動模式。這個特點是2009年以後,阿裏有了從雲計算、到大數據、網絡安全的優勢以後,整個集團轉型成雙生態驅動模式。目前在核心電商阿裏雲、螞蟻金服、農村電商以及菜鳥驛站、釘釘多種形態都服務於大的創業生態。雙生態模式再拆解一部分,我們叫一個大平臺、多模式、富生態,我們有一個大平臺,在上面服務各種各樣的電商創業者、物流創業者,包括在菜鳥驛站大學生創業者,下面的技術又賦能科技創業者,所以“大平臺、多模式、富生態”,這是阿裏作為互聯網平臺公司的特點。

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上個月的“一帶一路”峰會召開,媒體報道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説中國有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這其實代表了中國創新創業模式的兩個特徵,一個以高鐵、大飛機、航母國家自上而下的,集國家之力辦大事。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是服務億萬老百姓生活的小確幸的自下而上互聯網模式,所以中國未來在這兩種模式上都有不斷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商業模式被美國人認為超過了他們。在阿裏目前服務於剛才説的類似于新四大發明的後幾個方面,在幾個板塊裏面在過去十幾年裏已經服務了1300萬的各種創業者,有的人是網購,有的人是網絡電商創業者,有的人在農村,甚至還有十幾萬的殘疾人店主也完成了創業。

新一輪的模式中,過去一年我們更聚焦了“5+1”方向,“5”是每個垂直領域對於不同品類的對象和提供的普惠創業服務。“1”是公司機制的創新。“5+1”面對的是“3+3”,三種創業對象:大城市的科技創業者和創業公司、農村淘寶的合作人和精準扶貧、校園驛站和雲創新創業為主的。三類的普惠服務:計算的普惠服務、螞蟻金服對於創業企業的投融資服務、釘釘作為對中小企業普適的信息服務,新一代的SaaS服務。

阿裏巴巴創新中心目前中國有20幾個城市、全球部署了133個阿裏巴巴創新中心,主要對於互聯網科技創業,包含VR、人工智慧、大數據、智慧硬體這一類創業者。在國內覆蓋了28個主要城市,在全球還包括了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創新中心去年為1600多家創業企業提供雲資源服務,我們30幾個基地的企業獲得了8.5億的投資。這是對於科技創業企業。

在農村淘寶有“千縣萬村”計劃,在過去一年裏,在29個省份近700縣域服務中心覆蓋3萬多個村,對於農民工的返鄉創業和精準扶貧,這種創業模式對於縱深的中國區域發展帶來了很大補充。

菜鳥驛站,實際上是“最後一公里”,在校園裏面的一種創業模式,幫助1500多個大學共建了每一個大學的創業服務機構,這些人可以學習電商、學習物流知識,親身體驗最後一公里的送貨。同時在校園裏,我們也有跟十幾所大學做了雙創科技的示範,孵化器的示範。

阿裏巴巴創新中心背後都有雲服務帶動的生態支持。另外兩個普惠支持,一個是對於所有創業企業的金融服務,以螞蟻金服平臺為創業企業提供支持,過去幾年阿裏的普惠金融為500多萬家小企業提供了8000億的金融服務,最近還單獨為新金融企業,做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提供了專門的定項的扶持服務。

最後一個是釘釘,阿裏有一個特點,首先我們自己所有的東西是創業而起,包含淘寶、支付寶平臺,釘釘也是一樣,釘釘是阿裏成為很大公司以後一個內部創業項目,也是從阿裏創業,從河畔花園裏過去兩年孵化出來,現在服務300萬家企業,而且是免費的方式,很多中小企業根本不需要有自己的財務、協作、辦公平臺就可以享受這種創業服務。

阿裏在體制創新方面,有兩大特點,阿裏過去兩年、過去一年完成了大中臺,我們説大平臺、多模式、富生態。首先自己要變成大平臺模式的模式,不管是技術還是整個數據都變成大平臺的協同管理模式,公司內部孵化新的小公司變得非常容易,阿裏現在已經覆蓋了兩百多家小的公司,這些公司包括大文娛,不斷創新都是依賴於一個大的中臺。另外整個公司管理層的年輕化,去年5月阿裏自身完成了CEO級別全部是70後,公司的業務總管,總裁下面一級50%是80後。馬老師對於整個管理層的年輕化有強制的要求。

我們希望下一步和現有的企業基地,過去28個一期的示範基地有17個基地,包含區域基地、示範基地和大學,跟我們有深入聯絡,我們助推,用我們的數據和技術服務他們,第二批示範基地裏面阿裏更多是助推和資源提供者,我們利用平臺、數據、生態和金融服務能力,和更多基地服務,希望我們變成基地後面的科技賦能基地。

我們相信這一輪中國會引領下一個五到十年,以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以及實體經濟智慧化升級,不管是智慧産品、智慧服務,包含工業互聯網,我們覺得這裡有非常大的機遇。我們願意做一個最佳男配角,把我們的資源賦能和助推,幫助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我們兄弟的示範基地。

最後特別感謝發改委能夠比較大膽的,很早期就讓阿裏這樣的民營互聯網企業作為第一批示範基地。這一年看中國雙創大潮發展的情況和全球新一輪的信息科技,以及中國原生態的業務模式、生活模式的創新,其實超過了我們的預想。再次感謝發改委的各位領導!

【主持人 孟瑋】

謝謝各位的介紹,看得出來,這五家企業通過創新示範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剛才各位老總如數家珍地把形成的一些好經驗、好模式向各位媒體朋友作了全面的介紹。下面進入我們提問環節,因為時間關係,請每位記者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回答也儘量言簡意賅。

【央視財經記者】

請問沈司長,剛才發佈了第二批示範區即將啟動的消息,請問這批啟動的園區和第一批有什麼不同?政策考量上將推出哪些新政策扶持這些園區?

【沈竹林】

這批雙創示範基地的總體考慮還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評估,我們認為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在佈局上還是有一些薄弱環節,相關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各個基地間也還有更大的互動空間。所以對於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的總體考慮,我們注重“三個體現”。第一,體現全覆蓋。在空間佈局上,第二批的數量比首批增加了不少,爭取做到區域全覆蓋,在每個省級行政區域至少佈局一個;在産業佈局上,堅持一二三産業全覆蓋,對新興産業、傳統産業全覆蓋,在這一批示範基地裏,有新希望集團等農業領域的代表,有航空工業集團、國家電網等製造業、服務業的龍頭企業代表,也有騰訊、豬八戒網等新業態、新行業企業的代表;在各類創新創業主體上也要做到全覆蓋,我們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裏有北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也有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技術類的院校,有中科院等從事前沿技術研究的院所,也有轉制類的院所。企業示範基地除了大家關注的央企、大企業以外,同時也有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

第二,體現差異化。通過前面五個企業示範基地的介紹,能夠感受到,同樣是示範基地但是都有不同的特點。這次佈局,我們要考慮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雙創不僅僅是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事,欠發達地區通過找準定位,一樣可以用雙創促進當地産業發展、結構優化。所以在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的選擇上要體現出不同區域特點、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第三,體現協調聯動。目前,各個示範基地之間已經有一些交流和互動,希望下一步這方面做的更加深入一些。不同區域之間,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示範基地要進行交流,同一區域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示範基地之間也要交流互動。通過交流互動,可以讓創新創業資源自由流動、創新創業經驗更好地傳播,從而形成整體發展的大好局面。

政策方面,第一,強調“放管服”改革,為創業者提供更加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我們推出了一批政策舉措,重點是減少審批數量和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以方便創業者辦事。第二,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我們在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激勵等方面也做了進一步安排,核心就是要釋放科研人員活力,激發創新創業內發動力。第三,更好地集聚創新創業資源,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更好地利用現有設施拓展創新創業空間,比如在金融改革領域,推進投貸聯動在雙創示範基地內率先落地,能夠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和金融對接,解決金融短板等問題。同時,在營造文化氛圍等方面,我們也做出了一系列具體安排。

在發佈會之前,我們已經把首批28家雙創示範基地相關負責人的聯絡方式發佈給了媒體朋友,歡迎大家到各個基地走一走,看一看,和創業者聊一聊,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同時,我們將繼續舉辦全國雙創活動周、“創響中國”等一系列活動,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持續關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批評指導,提出意見建議。謝謝。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請問,對於互聯網科技創業公司有什麼獨特支持?剛剛張總提到了利益分配上的“創客所有制”,我認為生態系統應該是共贏的,利益是雙向的,在利益分配上是怎麼考慮的?下一步有什麼特別的舉措?

【劉松】

現在的互聯網科技創業公司大部分的特徵往往是依賴一個平臺模式創業。我們現在是“1+4+N”模式,一是創業服務的一站式SaaS平臺,解決入駐以及企業生存的問題,上面四類賦能,比如科技賦能,讓它懂得用雲服務、用技術做整個應用系統,然後快速部署。二是市場賦能,智慧硬體的公司很容易用淘寶眾籌、淘寶天貓平臺,很容易把小眾産品大眾化。三是人才賦能,去年開了幾百場對於科技創業公司,因為每個科技創業公司團隊都有一些小的缺門,怎麼管人、怎麼培訓CTO,所以有一些培訓的賦能,這是利用整個阿裏係的生態。四是生態賦能,我們會連接各種投資人、VC,我們去年搞了一個全球性的創業大賽,投資人都當評委。

對於科技創業者來説,最重要的是解決衚同中的創業怎麼來到廣場的問題,我們提供了基於雲平臺的廣場,讓他在這裡找到他的資源。比如OFO,它的一大特點是後臺所有雲和精準數據幫他在投放小黃車的時候,知道基於降雨、PM2.5指數和區域目前的流量,可以精確到每平方公里幾臺車的準確度。OFO去年決定全球化的時候,用7周時間完成了哈佛校園的部署。基於雲端很容易做這個事。

互聯網企業高度依賴於雲、技術、數據、市場入口。舉個例子,喜馬拉雅也是我們最近合作的,喜馬拉雅最近做硬體了,馬上做一個有AI能力的智慧音箱,關於硬體的能力怎麼找加工模具、生産廠,怎麼集成人工智慧的能力,利用阿裏生態就可以形成一個閉環。這是我們看到的整個特點。

去年比較聚焦的主題是電商、O2O、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智慧硬體、企業、數字娛樂,這些公司更容易利用到阿裏的資源。下一步希望把兩件事情做得更清楚,更加精確的精準服務,我們有的基地,50家公司只做大數據一件事情,有的基地只做數字娛樂。所以未來會更精準的提供,根據互聯網創業公司所處的階段、技術的特點,我們精準提供服務,對接資源。另外就是主題化,即使互聯網科技創業也要分主題,今年我們認為有三個主題會特別關注,一個是智慧硬體主題會非常熱,今年智慧家居也會很火,全球智慧音箱帶動了智慧家居很火。第二個是人工智慧,DeepMind的公司其實是二十多人英國的創業公司。英特爾去年購買的Mobileye,是一個150人做機器視覺的公司,150個人值150億美金,很多在科技也裏面,人工智慧也是。還有一個是文化創業。我們大概會在互聯網創業裏以創新中心為例關注接近10個垂直領域,按照垂直領域把生態聚合。

【光明日報記者】

請問航天科工劉石泉副總經理。航天科工的“雙創”有什麼特點?航天科工對於“雙創”有哪些支持政策或者機制?

【劉石泉】

航天科工作為一個軍工企業、高科技創新型的央企,我們搞“雙創”有自己的特徵和定位。剛才阿裏巴巴的劉松副總裁講到,阿裏巴巴的“雙創”是消費端的創新創業。航天科工的“雙創”主要定位於供給側戰略性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把中國年輕人的智慧、能力、創新的資源聚焦到戰略制高點上。航天科工致力於顛覆性創新,作為我們創新的發力點。黨中央、國務院明確了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三步走”戰略,建國一百年的時候我國要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跑者、世界的創新中心,從過去的跟跑、並跑的創新,走向領跑的創新,所以我們支持創新的時候重點向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應用、超材料等高精尖的、高端的專業技術領域的創新。

為了支持這樣的創新,把社會資源聚集起來。這兩年在高紅衛董事長的領導下,航天科工打造了航天雲網,這個平臺定位於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我們要把所有的製造類、生産類企業聚集到航天雲網平臺上,讓它開放資源實現共享,高效地利用航天高科技資源,所以我們打造一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運行模式,真正做到“企業有組織、資源無邊界”,把資源利用起來。

航天科工開展“雙創”有兩套做法,一個是內部的“雙創”,一個是外部的“雙創”,剛才已經介紹了,不重復了。

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高紅衛董事長説要把“雙創”當做一個事業來追求,不光是發展産業、發展企業、製造産品。日常,我們還著眼于通過“雙創”培養、鍛鍊和發現複合型、雙創型的領軍人才。今天,在座的很多媒體人都是年輕人,年輕同志都需要快速成長起來,成為企業發展的領軍人物。按照傳統的一個一個臺階地走,可能要到50多歲才能走上來。我覺得“雙創”是個很好的路徑,是我們發現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路徑。從一個創意到生産一個産品、並營銷出去,整個環路可以極大地促進年輕人的鍛鍊和成長。我們寄希望於通過“雙創”發現一批年輕人,把年輕人培養出來,讓他成為中國未來的企業家,引導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兩個一百年”目標,所以我覺得“雙創”意義非常重大。

企業資源方面,我們從制度上給予一些創新,對“雙創”專門制定了支持政策,核心理念是“在崗創新、在職創業”。很多年輕人可以選擇在崗位上做,也可以脫崗來做,內部也好、外部也好,團隊負責組織資源、組織創客,航天科工都會提供支持。創新創不成,失敗了,創客還可以回到原崗位上去。除了制度上的創新,創新不光需要制度保證、資源保證,還要資金保證來推動企業的創新。我們在金融上,通過創新基金的形勢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和保證。

我們還通過航天雲網平臺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這樣企業的徵信、質量認證專區開闢以後使你能夠很好地運用這些生態環境來發展。航天科工還通過創業論壇、創新大賽、項目路演、創客座談等形式營造良好的“雙創”的氛圍和文化,並提供豐富的線下輔導,通過這些方式使很多願意創新、想創新的年輕人聚集起來。有的人在技術方面很強,在管理、財務、營銷等方面的能力稍弱,通過提供指導資源,幫助他快速將知識、概念和經營管理理念建立起來;一些人很有管理方面的特長,技術和資源方面不是長項,通過平臺為他提供對接有創意的年輕人的機會,組成團隊,大家取長補短,建立一個相對完備的創業團隊,極大提升項目的創業成功率。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提問海爾,海爾雙創示範基地的差異化特點有哪些?

【張玉波】

海爾雙創基地的差異化特點,我剛才報告中也提到三個特點,我們一直在突出這三個特點。第一是開放。海爾主要還是依託我們産業資源,我們一直提“有根創業”,我們希望到我們平臺上創業的小微企業,能夠真真正正借助海爾的産業優勢資源,包括我們的模具實驗室、工廠試製生産線,這一類恰恰是初創企業,尤其是智慧製造、小微企業缺的很重要的一環。這個可能很多其它平臺提供不了。第二是專業。從海爾大學的轉型,還是我們的大中小平臺,實際也是基於海爾的管理經驗總結,我們形成一個共享平臺,給他們一些專業服務。這些不是簡單的培訓,而是在市場上真刀真槍用這些管理技巧、管理知識、管理經驗,培育自己的競爭地位。第三是共享。海爾現在打造創客所有制,我們希望每一位創客都能夠享受到創業的成果,這個非常重要。創業成功了,我們的團隊、我們的投資方,相關利益方,到底怎麼分配,所以我們設計了創客所有制,保證所有員工、保證社會的創客,你參與了創業過程中,只要你貢獻了價值,就應該分享創業成果,所以我們叫共創共享平臺。

我們認為海爾的雙創要説差異化,主要體現在以上三個方面。我們更多地希望將來不斷地拓展雙創基地的一些新模式。其實海爾現在探索“産城創”模式,也是承接國家雙創戰略的一個探索,是為城市再造、城市再建打造的一個模式,我們叫三公里生活圈“産城創生活小鎮”,這也是很好的實踐。

【中國戰略新興産業雜誌記者】

請問高總,中國電信通過開展雙創特別是劃小承包,對於搞活企業和促進企業發展來説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目前有哪些顯著效果?

【高同慶】

剛才我介紹中國電信雙創的時候,特別提到劃小承包,中國電信是通信行業特大型國有企業,有60萬人,原有的傳統體制機制需要尋求突破,給員工新的活力和激勵。我們借助雙創主題,給員工搭建了雙創平臺,具體來講就是通過劃小承包,統一責權利,進行經營單元劃小後,讓員工自主選擇、自主創業,對於激活員工的內生動力和激發企業市場活力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員工從被動的“要我幹”轉為主動的“我要幹”,這樣一個轉變為企業發展和創新創業帶來新的機遇。

通過五年的傾力打造,雙創平臺在內部得到了員工的認可,大概80%以上的團隊實現雙選,有16萬,今年可能會進一步達到20萬員工通過劃小承包平臺實現自己的創業創新夢想。通過劃小承包,激發了員工內生動力和企業活力,員工的獲得感、成就感非常強。特別是針對年輕員工,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基於雙創平臺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通道,讓青年人看到了希望,有了更多機會,為企業更好地發現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手段,也為企業的長久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幾年通過劃小承包等改革措施,中國電信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十年經營收入增加一倍,現在突破4000億,服務客戶接近6億,成為全球最大的光寬帶、FDD 4G和IPTV運營商。獲得了“亞洲最佳電信公司白金獎”,“亞洲最受尊崇企業”稱號,整個企業的效益和用戶規模、服務品質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新華社記者】

提問中信重工王總,中信重工2013年啟動了大工匠評聘工作,為員工拓展了企業上升渠道。我的問題是,中信重工是如何推進工匠精神的落實的?

【王春民】

中信重工作為我們國家重大裝備的製造型企業,為國民經濟提供重大裝備,所以工匠精神的弘揚非常重要。我們中信重工結合自己的實際,確立了客戶至上的價值導向,精益求精的品質追求,創造卓越的職業擔當。我們從2007年開始在員工裏面評選首席員工,到2011年我們又開始評選金牌首席員工,2013年評選金牌首席員工基礎上,開始從事大工匠評選,一直到2015年結合雙創組建工人創客群,確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首先基礎要牢,只有這樣有些事才能做實。通過將近十年從首席員工到現在的創客群,可以説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國家重大的裝備,比如大飛機、航母、中科院的正負電子對撞機等等,包括大型礦業裝備、水泥裝備都有中信重工的元素。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著力要準,實實在在。改革開放以後許多企業把八級工制度廢掉了。我們2007年開始恢復,結合企業組建了11個級別的工人實施藍領工程,讓職工,特別是工人層次有成長的通道。我們考核兩個,一個是績效考核,一個是誠信考核。雙重並行的考核模式。另外通過技能競賽,給員工提供成長的通道。大工匠是2013年8000名員工評選了5個,這個大工匠也是工人人才裏最頂尖的,無論他的技能、職業素養、品德各方面,絕對堪稱職工楷模。技術層次,我們評選首席設計師或者首席專家,在這一點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年大工匠、首席員工、首席技術專家都有相應的津貼。技術專家一個月一萬,大工匠一個月補貼五千。

第三方面,機制要活,制度要健全。在大工匠的弘揚和推進方面有一系列的制度,非常完整的一套制度體系。為了做的更實,今年全員開展了工匠精神大討論,重新對工人、技術、營銷、管理四個層次,確定了48項工匠精神的行為準則,不同崗位要求不一樣,這樣也能夠使工匠精神的貫徹執行真正落實到位,真正能夠使企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他更好的作用,使他整個工匠精神的弘揚可以傳承、可以發揚光大。

【主持人 孟瑋】

由於時間關係,可能還有一些記者朋友有問題,可以跟各示範基地的老總們做深入交流。各位媒體朋友今天早上九點就來到航星科技園,到現在已經三個小時了,大家辛苦了!謝謝大家!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