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西省規模種植綠色超級稻

2017-06-12 09:03 來源: 江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記者近日獲悉,産量、品質、抗病性保持超級稻特性,同時又具備旱稻節水、節肥、生態環保性能的綠色超級稻(節水抗旱稻),在我省規模推廣。據省農業部門數字,今年全省綠色超級稻種植面積,已由去年的2萬畝驟增至20萬畝。

6月10日,在分宜縣湖澤鎮南溪村坑背山的一丘旱地裏,農民李德強拔出一株節水抗旱稻禾苗遞給記者端詳。他高興地説:“節水抗旱稻用肥用藥少,而且節水抗旱、優質高産。今年,我家這50畝抗旱稻,頭季畝産少説也有500公斤,跟我家水田裏種植的優質稻相比,可節本增效600多元。”省農業部門專家認為,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規模種植綠色超級稻符合農作物品種“優、新、綠”的發展要求,既能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新動力,又能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綠色超級稻是在水稻科技進步的基礎上,植入旱稻節水抗旱特性而育成的新品種。專程前來向李德強傳授節水抗旱稻技術的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介紹:“水稻每年要吃掉全國50%以上淡水,農藥、化肥灑在水中,只有30%被吸收了,其他流入了江河湖海。”如何讓水稻既少“吃水”,又使缺水型中低産田煥發生機?經過多年攻關,羅利軍率領上海市生物基因中心團隊研發出了綠色超級稻,它既節約水,又能粗放生長,免耕栽培、旱種旱管,産量毫不遜色于傳統水稻。2013年,這項研發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去年,綠色超級稻在我省試種2萬畝獲得成功,平均産量達到500公斤以上,最高的畝産達636公斤。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陳大洲説:“綠色超級稻的産量、米質與水稻基本持平,但能節省50%以上的灌溉水,大量減少面源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在灌溉條件不足的中低産田,節水抗旱稻在缺水條件下可實現穩産保收。”目前,我省有中低産田3000多萬畝,如果全部推廣種植節水抗旱稻,全省每年可增産稻穀50多億公斤,農民可增收100多億元。據了解,我省將採取措施,加大推廣種植綠色超級稻的力度。(記者 宋海峰 通訊員 方又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