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非遺傳承助脫貧

2017-06-15 10:5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6月13日,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李伊園(右)在自己創辦的融水苗錦文化中心內向顧客介紹苗族刺繡産品。苗族姑娘李伊園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積極創辦民族文化企業,培訓當地村寨的留守婦女開展苗族刺繡産品製作,目前已帶動40多名繡娘實現增收。

近年來,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結合産業脫貧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有效整合各項非遺資源並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先後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苗族銀飾製作傳承基地”“苗族竹編生産性保護基地”等,同時積極申報推薦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和利用取得良好成效,以苗族“非遺”為主的民族文化建設有力助推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37項,融水苗族自治縣推薦獲批的項目名錄佔15項。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