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對經濟數據造假“零容忍”

2017-06-16 07: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經濟數據造假之所以亂象環生,與一個時期以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做法相關,也與我國過去統計監管薄弱、執法不嚴相關。要想杜絕經濟數據造假,須解決好政績觀的問題,加快推動統計改革,在統計系統建立全員、全鏈條、全流程的統計數據責任制。此外,更須強化統計法治建設,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推動統計事業發展

近日,中紀委官網陸續發佈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對有關地區和單位的巡視反饋情況。反饋結果指出,吉林和內蒙古存在“有的地方經濟數據造假”問題。此前,中央巡視組在巡視遼寧時也指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

統計數據是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統計信息的價值,影響著科學決策的出臺。經濟數據一旦造假,危害巨大。在現實中,有些地方為了讓經濟運行的成績單更好看,加注的水分甚至比實際成果還要多;有些地方的官員剛剛上任時故意壓低經濟數據,幹了一段時間後,又給經濟數據注水,目的是彰顯政績,以求獲得提拔重用;還有個別地方為了獲得政策支持,故意壓低經濟數據,努力給自己帶上貧困的帽子……

經濟數據造假之所以亂象環生,與一個時期以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做法密切相關。在唯GDP論英雄的背景下,個別官員為了快出成績、多出成績,往往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想方設法在經濟數據統計上注水造假。加之,過去我國對統計監管薄弱、執法不嚴,也讓一些人敢於鑽空子。

經濟數據造假,不僅有違“官德”,且事屬違法,將嚴重影響民眾對政府各種統計數據的信任程度,直接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和權威,給政府公信力帶來巨大傷害。因此,必須堅決對這種現象説“不”,敢於對經濟數據造假行為“零容忍”。

杜絕經濟數據造假,首先須解決好政績觀的問題。通過改革政績考核制度、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糾正長期以來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真正做到不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推動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這樣才能真正引導領導幹部把更多精力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上來,追求實實在在的發展、追求沒有水分的發展、追求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

同時,要加快推動統計改革。要在統計系統建立全員、全鏈條、全流程的統計數據責任制,健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確保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調查、獨立報告、獨立監督的職權不受侵犯,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最重要的還是應強化統計法治建設,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推動統計事業發展。加大對領導幹部學法守法的普法教育,增強領導幹部帶頭遵守統計法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統計執法、監督、檢查,堅決防範和制止個別地方、少數人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行為,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實、實案必懲,確保各類重大統計數據造假案件得到及時有效查處,使違法者付出高額成本,形成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不想違法的法治社會氛圍。(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