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打造四大生態經濟帶 重塑生態
優先綠色發展新格局

2017-06-27 10: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6月27日電(記者 陳剛 蔡玉高)水網密布的江蘇,近來,致力於打造寧杭、淮河、揚子江和江淮四大生態經濟帶,以生態保護為底色和牽引,優化産業、城鎮化和區域發展佈局,在更大範圍、更廣空間塑造綠色競爭新優勢。

構建縱橫交織“生態網”

“六七年前,這裡就是一條臭水河,如今建設生態清水走廊,經常有人來釣魚。”揚州高郵市三垛鎮東樓村緊鄰三陽河濕地,當地村民説,這裡是三陽河環境改善後受益最大的村莊之一。高郵市環保局局長張學雷介紹,經過重要水功能區入河排污口整治、微地形改造等,生態清水廊道主要節點區域已初步建成。

三陽河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淮生態大走廊“一帶一廊”規劃中“一廊”的組成部分。以京杭大運河為主幹線的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範圍涵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線路所流經的揚州、淮安等五個市,並依託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與微山湖、駱馬湖、高郵湖四大水生態板塊,共築藍色生態屏障。

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漢春介紹,江淮生態大走廊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世界跨流域生態廊道建設的樣板區、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清水走廊和淮河流域東部生態屏障。

江淮生態大走廊的最南端,是長江與淮河的交匯點。這兩條大河沿線,江蘇還在打造兩條生態廊道。在江蘇省的最南端,從南京到杭州的跨省區域,自然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37.6%,已開始協同規劃建設“寧杭生態走廊”。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三橫一縱的生態走廊,正成為江蘇省著力構建大範圍縱橫生態網絡的“主動脈”。

給綠水青山植入發展基因

綠鄉、深溪岕、蛀竹棵、美岕……這些別具情調的名稱背後,是江蘇溧陽新一代旅遊産品,打造著“會講故事的房子”。溧陽市旅遊局局長朱紅新介紹,打破門票經濟,當地正發揮“旅遊+”的無窮潛力,深化與一二三産融合,推出茶旅結合等新業態,大力發展主題酒店、精品民宿、節氣美食。

位於寧杭生態經濟帶的江蘇溧陽,多年來堅持“生態立市”,旅遊業發展迅速,並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去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16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80億元。

把寧杭沿線地區的景點串聯起來發展“風景經濟”,提升中小城市的生態品質。依託生態宜居優勢,佈局發展休閒度假旅遊、都市農業、觀光農業和養老養生健康産業,正在成為各地的努力方向。

在多個生態經濟帶的初步規劃中,江蘇計劃在沿線區域作出諸多探索,包括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優化空間發展佈局、推動生態共建環境共治、促進沿走廊地市産業協作、建立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等。

依託生態走廊佈局高水平適宜産業集聚區和城鎮化,徐州把融入江淮生態大走廊作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龍頭工程,實施兩軸、兩湖、10個生態特色片區和20個生態敏感點的生態空間規劃,建設生態景觀、新型城鎮、經濟發展、綜合交通和文化旅遊五個走廊。將來每個縣區至少有一個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態片區,構築區域生態保護屏障體系。

打造可持續發展示範帶

“徐州過去最大的資源是煤炭,現在我認為是生態。”前不久,參加江蘇發展大會的澳大利亞澳森集團董事長尚玉忠感慨家鄉變化大,牽線沛縣與澳方馬利威爾市共建友好縣市。去年,邳州引來諾貝爾獎得主費爾,推動當地半導體産業跨越發展。費爾説,選擇邳州的重要原因是“環境很漂亮”。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經濟帶以生態為底色,以發展為目標,既是新的增長極,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帶。讓良好生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江蘇省的追求。

在江淮生態大走廊區域,江蘇省鼓勵沿線地區利用生態優勢積極發展創新型經濟、“互聯網+”經濟、總部經濟,力爭把生態大走廊建設成為江蘇可持續發展示範區、新興産業密集區。

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雙重國家規劃下,江蘇提出了優化沿江城市板塊佈局、謀劃揚子江城市群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在更廣視角下考量,揚子江城市群是該省經濟的“發動機”和增長極,通過轉型升級形成高端發展的新經濟板塊,在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集約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建成長江經濟帶示範性的綠色城市群。

江蘇省社科聯研究室主任劉西忠認為,從著力構建由若干縱向、橫向生態廊道形成的生態網絡,到與發展軸帶、産業群鏈、城鎮佈局相輝映,將在更大範圍、更廣空間塑造江蘇綠色競爭優勢,著力打造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引領發展的“新江蘇樣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