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內蒙古少數民族受教育規模和程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17-07-24 11: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4日電(記者 哈麗娜)近年來,內蒙古在事業規劃、財政投入、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保障民族教育,民族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少數民族受教育規模和程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目前,內蒙古全區有民族中小學校520所,在校學生35.49萬人,分別佔全區中小學校總數和在校學生總數的17.51%、14.15%。其中實行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小學校465所,在校學生21.93萬人。全區57所普通高校中,有24所開設了104個雙語授課專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在讀學生4.06萬人,佔全區在校大學生總數的9.65%。

為了進一步推進民族教育,2016年11月1日內蒙古正式頒布實施《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為促進民族教育科學發展進一步提供了法制保障;全面啟動“蒙漢雙語授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理科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從夯實基礎開始抓起;啟動實施“民族學校和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共安排40個民族中小學標準化建設項目,投入資金4.3億元。

內蒙古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通過教育扶貧,培養能致富的人。

在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民族綜合高中,40歲的薩仁通嘎拉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已學會縫製蒙古族5個不同部落的傳統服飾。她説:“這幾年,蒙古族傳統服飾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製作一件做工精美的皮毛蒙古袍可以賣七八千元,一個月能賺上萬元。職業培訓讓牧民們有了一技之長,不放牧的季節也能賺錢。”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富有説,每年學校完成行業企業崗位技能培訓,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類社會培訓達3萬餘人次。除了為牧民提供農牧機械維修等技能培訓,還為牧區醫務人員開展“蒙醫五療術”專題培訓。

為了讓偏遠貧困旗縣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內蒙古建成“同頻互動課堂”系統。截至2016年底,全區已有92個旗縣區建成,佔全區旗縣區總數的90%,57個貧困旗縣實現“同頻互動”課堂全覆蓋,各級教研部門和中小學生依託“同頻互動課堂”系統常態化開展網絡在線互動教研活動 。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