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進口農産品並非由於供給短缺

2017-08-14 07:1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年來,進口的農産品品種和數量確實在增加,但進口增加並不意味著國內大宗農産品出現供給短缺,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價格低於國內價格,進口有利可圖。國際貿易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比較優勢,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做到“萬事不求人”。所以,對我國來説,必須統籌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的同時適度進口,深化同主要貿易夥伴國家的戰略合作

日前,我國商務部先後批准了美國對華出口牛肉和大米。有人因此擔心進口農産品會衝擊國內市場,也有個別人以為擴大進口來源國是供應不足的表現。但在筆者看來,適度進口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符合國際貿易規律。適度進口國外農産品、深化同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農業合作,也是國家總體戰略和糧食安全戰略的要求。

去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高達1.14億噸,相當於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糧食總産量。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大豆,進口量達8391萬噸,同時大豆在國際上並不被納入糧食口徑;作為主要糧食的三大穀物進口量不大,只佔國內總産能約3%。儘管飯碗依然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中,但也必須認清一個現實,即我國農産品供求格局已從原來的“總體平衡、豐年有餘”過渡到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一定程度上推動進口的農産品品種和數量都在增加,尤其是肉類、奶製品進口增速較快。

進口增加本身並不可怕,厘清增加的原因卻很有必要。進口增加並不意味著國內大宗農産品出現供給短缺,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價格低於國內價格,進口有利可圖。國際貿易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比較優勢,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做到“萬事不求人”。在大宗農産品方面,東南亞的稻穀、澳大利亞的牛奶、阿根廷的牛肉、美國的一些農産品在全球都有價格優勢。加之,為保護農民利益,我國曾不斷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使得國內外價差被拉大。

我國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基本國情就是人多、地少、水缺,如果只局限于國內的水土資源,不可能滿足中國百姓對食品的全部需求。所以,必須統籌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基本政策就是確保穀物基本自給,還要適度進口,深化同主要貿易夥伴國家的戰略合作。

一方面,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包括農産品在內的所有産品都要與國際市場對接,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如今,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第二大棉花進口國、第三大豬肉進口國、第六大乳製品進口國。但在水果、蔬菜、水産品方面,我國則具有很強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與其他WTO成員一樣,我國需要按規則保護自己的農業産業安全和農民利益。因此,我國對穀物實行可控制、有管理的開放;糧食進口實施關稅配額管理,小麥963.6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配額內徵收1%的關稅,配額外則徵收65%的關稅。以我國糧食年産量超過6億噸計算,即使達到配額最高值,進口占比依然很低。從數據看,穀物進口占國內産量的比例不超過3%、豬肉進口占比為3%、乳製品進口占比為7.5%。

説到底,積極穩妥利用國際農産品市場和國外農業資源是一項長期戰略佈局,我國也一直在實施推進當中。據測算,通過國際貿易和合作,我國利用了國際上相當於7億畝播種面積的土地生産糧食和大豆、棉花、糖料等農作物。現在,有必要積極穩妥擴大這一戰略佈局。但也需要謀定而後動,把握好進口的規模和節奏,區分品種、有保有舍,明確進什麼、進多少、從哪進、以什麼方式進,防範可能給國內農業發展帶來的衝擊。(農 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