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明確新能源車補貼退坡政策防範産能過剩

2017-09-09 16: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天津9月9日電(記者 毛振華)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9日在此間表示,新能源汽車長期執行消費補貼,容易使企業盲目擴張,形成産能過剩。目前補貼的退坡政策已經明確,今後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確保財政補貼政策退坡後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不斷檔。

宋秋玲是9日在天津開發區舉辦的2017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與財稅政策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宋秋玲説,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一整套財稅政策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了購置補貼、運營補貼、科技研發、充電設施建設獎勵、技術標準和監管平臺等一整套的政策支持體系。”

此外,還注重發揮稅收等政策工具的調節功能,對新能源汽車減免車船稅和免徵購置稅,調整城市公交車價格補貼政策,平衡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成本,逐漸形成比較優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初期,財政補貼是激勵消費最直接的手段。經過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形成一定規模,産業溢出效應明顯,有效促進了汽車、互聯網、電子信息、充電設施原材料等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正在孕育新的發展動能。

不過她也指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競爭將白熱化,要實現我國汽車強國夢,必須在當前良好發展勢頭基礎上,及時調整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的活力和動力。”

宋秋玲指出,消費補貼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市場,但長期執行消費補貼,政府不僅背上負擔,企業也容易患上“政策依賴症”,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形成産能過剩。

宋秋玲説,未來,財政部將強化監督管理,支持有關部門儘快建成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實現從材料、採購、車輛生産、銷售、運營到資金申報、審核全流程的監管。

同時,加快補齊充電設施短板,鼓勵各地發揮獎勵資金的杠桿作用,創新採取PPP眾籌建樁方式,降低建設成本,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