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口岸實行聯合登臨檢查機制

2017-10-16 09:14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7年3月7日,來自洋山港海事局、洋山海關、洋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洋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9名執法人員同時登上靠泊在洋山深水港的國際航行船舶“美恩馬士基”輪上實施聯合檢查。這一率先在上海口岸實行的國際船舶聯合登臨檢查機制,背後是上海海事局、上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上海海關、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四部門服務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又一項重要的改革創新舉措。

2016年12月底,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交通運輸部公安部 海關總署 質檢總局 關於建設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的通知》(下簡稱《通知》)。隨後,上海海事局便牽頭,組織協調了上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上海海關、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口岸查驗單位,搭建全新的溝通平臺,開展聯合登臨檢查工作,並於2017年4月聯合發文正式公佈了《上海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

“以前船方經常要接受多批人員的登臨檢查,不僅影響船舶通行效率,也影響了口岸的服務質量。”上海海事局駐上海自貿試驗區辦事處籌備組組長韓勝紅介紹,上海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是根據 《通知》要求建立的相關工作機制,不僅是落實上海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大通關建設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船舶出入境查驗效率、便利船舶進出口岸的關鍵。

相較以往各口岸查驗單位“單兵作戰”分頭檢查,聯合登臨機制有很大不同。各單位在船舶辦理出口岸手續前,提出登臨檢查需求,將需要查驗的船舶名稱、IMO編號、擬查驗時間、檢查內容等發送至上海海事局的相關機構。海事管理機構在匯總所有需求後,提前與有登臨檢查計劃的口岸查驗單位溝通,協調商定船舶聯合登臨檢查的具體計劃。

上海海事局作為船舶進出口岸檢查聯席會議的召集人,與其他口岸查驗單位共同研究、協調和解決聯合登臨檢查中遇到的問題,並研究制定解決措施。

今年4月10日,可裝載20170標準箱的新一代世界最大集裝箱輪——巴拿馬籍“商船三井成就”首靠上海洋山深水港,刷新了上海港靠泊世界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紀錄。

為保障該輪快速通關,當天中午12時45分,洋山港海事局召集洋山海關、洋山檢驗檢疫局、洋山邊檢等口岸單位開展聯合登臨檢查,僅用時45分鐘便完成了船舶證書、危險貨物裝載情況、船舶機電設備、入境信息、船員信息、貨物及生物樣本等項目的檢查。而在聯合登臨機制實施前,此類船舶大約需要3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口岸檢查的全部相關工作。

刷新船舶查驗效率“上海速度”的背後,是大量細緻、精準的前期準備工作。作為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的召集單位,洋山港海事局與洋山各口岸單位建立了緊密的溝通聯絡機制,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週密的安排協調。登臨檢查過程中,四家聯檢單位堅持高效便民、分工合作的原則,按職責對船舶進行了分類檢查。

“聯合登臨檢查有效提高了這艘‘巨無霸’級船舶的通關效率,更為上海口岸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韓勝紅表示,在統一時間節點實施聯合檢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減少船舶在港期間接受檢查的頻次,降低船員勞動強度,最終提高船舶通關效率和查驗效率,提升口岸服務水平。

為了使聯合登臨檢查前期的溝通更加順暢、組織協調更加高效,在建立相關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上海海事局利用“單一窗口”平臺數據優勢,會同上海市口岸辦、上海市電子口岸共同研究開發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模塊。經過與查驗單位一對一溝通、對操作流程的多次論證和對功能模塊的反復測試後,今年9月28日,這一全新的工作模塊正式在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上線運行。

減少船方運營成本,“把麻煩留給政府”,上海自貿試驗區通過加強口岸事中事後監管,又一次走在了深化改革、簡政放權的前列。(舒抒)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