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新政良策點燃創新“主引擎”

2017-10-25 07:56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江蘇出臺的科技創新‘40條政策’,對我們科研院所型企業進一步探索市場大有裨益。”蘇交科集團技術質量部高級經理董菁菁説,譬如其中提到改革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機制,鼓勵企業加強成果推廣,有利於蘇交科集團加快新産品新技術的研發。

人口紅利衰減、“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累積、國際經濟格局深刻調整……面對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江蘇省去年出臺了科技創新“40條”等一系列新政良策。眼下,在江南江北,隨著這些促進創新創業的新政良策落地,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江蘇,“聚力創新”的浪潮被愈推愈高。

在天合光能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匯聚了100多位技術研發人員,其中不少是來自國外的頂尖光伏專家,涵蓋美、澳、德、日等國家,他們每天致力於晶體硅材料、光伏系統、組件技術和電池技術的研發以及光伏材料的研究。“天合光能擁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優秀人才,因此‘40條政策’中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引進制度,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天合光能副總裁馮志強表示,像實行外籍高層次人才績效激勵政策、推進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與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解除了很多外籍專家來華工作的後顧之憂,有利於企業進一步吸引國際高層次人才。

日前,國電南瑞“電網調控模型中心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等5項重點項目的核心研發人員獲得獎勵,總獎勵金額超過200萬元。這是南瑞集團力促研發對接市場的激勵措施之一。南瑞集團還設立了全員科技創新專項,激發員工的創新活力。張建周就是首批“吃螃蟹”的全員創新項目負責人之一,他的創意項目“光伏組件清洗和維護機器人”已順利進入孵化階段。

“對照‘40條政策’,我們欣喜地發現,減少對創新項目實施的直接干預,簡化各級財政科研項目預算編制,下放直接費用中多數科目預算調劑權等,無疑都將對我們這樣的國企放開手腳搏市場有所裨益。”南瑞集團公司總經理奚國富介紹説,該集團正合理使用政策賦予的相對寬鬆的權利,在適宜範圍內將經費的使用價值最大化,促進項目成果産出更豐。

“‘40條政策’建立了覆蓋企業初創、成長、發展等不同階段的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佔據主導地位、具備先發優勢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省科技廳副廳長蔣洪表示,要舍得給創新以優惠,經濟下行壓力再大,也不在這些“硬投入”上有半點退讓,真正建立起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導向、新動力、新機制。

141所高校、190萬在校大學生、眾多科研院所……如何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將江蘇巨大的科教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

“‘40條政策’通過一系列措施,來促進科技人員投身創新創業,讓他們少一些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去做實事,更多地把論文寫在企業、寫到産品、寫到産業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朱從明説。

江蘇省各地近來都在積極落實“40條政策”,更大限度地解除人才的“後顧之憂”,使創新創業呈現“千帆競發”的好態勢。

“8天在線”校園網上超市,是新型校園學生技術型服務平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高校雲超市,而八天集團的CEO,正是南京工業大學畢業生顧問。

“顧問的成功,受惠于南工大打造的‘菁英人才學校’。”南京工業大學學生事務部副部長張濤告訴記者,該校選拔有明確創業意願的學生參加創業培訓,有針對性地開設“創辦你的企業”學員班,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創業能力。

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都積極推出配套政策,突破從原始創新到産品工程化的“死亡之谷”,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儘快惠及百姓。

“今年初,為策應‘40條政策’,我校推出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18條新舉措,設立專門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崗位,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評聘制度。”東南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曉兵介紹,為了消除科技成果轉化中成果方與企業間存在的“斷裂帶”,學校專門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增值工程團隊,由團隊對擬産業化的科技成果進行再加工,不僅助其“風光出嫁”,而且身價倍增,更便於成果轉化雙方無障礙“牽手”。

省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40條政策”對於進一步破解科研與生産“兩張皮”問題大有裨益。譬如,通過擴大高校的自主權來增加高校的科技活力;通過收益上的“獲得感”來激勵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等。

在科技創新“40條政策”中,有一條是專為省産業技術研究院“量身定制”的。“根據該政策,省産研院在經費使用、成果處置、人員聘用、薪酬分配等方面被賦予更大的自主權。”省産研院副院長胡義東表示,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更有利於集聚全球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到江蘇,使省産研院成為重大産業技術的輸出地,通過衍生企業、孵化企業和技術服務企業力促江蘇産業騰籠換鳳,領跑全國。

眾創空間是適應創新創業需求和特點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服務平臺。與傳統意義上的孵化器相比,眾創空間的門檻更低、更適宜草根創業者。在江蘇省各項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眾創空間“火”了起來。

“口袋校園”是蘇州天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國內領先的大學生成長服務體系,專注于為高校學生的成長提供系列服務。學生可憑學號登錄口袋校園平臺,通過在線參加活動獲得第二課堂學分,以及創就業培訓支持。“口袋校園”已在全國27個省市380所高校擁有近400萬用戶,並以每天近6000人的速度不斷增加,預計今年用戶總數將突破800萬。

“大學生創業開辦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常常會遇到資金瓶頸,‘40條政策’明確將加大多層次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令人振奮。” 蘇州天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婁德明説,他們已率先行動起來,擬建立百萬創業基金,專項用於獎勵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由投資人在後臺篩選項目並進行線下項目孵化,最終達成扶植目標,讓大學生創業可以“走得更遠”。

“目前,全省擁有省級以上備案眾創空間384家、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582家,孵化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介紹説,近年來,江蘇省打造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標誌性的創新平臺,已形成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資源的“強磁場”,讓“聚力創新”點燃江蘇轉型發展“主引擎”。(記者 吳紅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薛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