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夏:送文化 “種”文化 讓鄉村文化生活美起來

2017-11-01 13: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11月1日電 題:寧夏:送文化 “種”文化  讓鄉村文化生活美起來

于瑤、楊澤、汪健

一聲秦腔吼,唱得熱辣辣;一段舞蹈秀,博得叫好聲……落葉蕭蕭,寒意襲來,秋收閒暇之際,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紅河鎮友聯村53歲的農民徐明鳳來到村裏新建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鄰里鄉親一起聽秦腔。

“以前買輛農用車都是奢望,現在家裏已經添置了小汽車。”徐明鳳笑著告訴記者,生活越來越好,現在能在家門口看上這麼好的節目,心裏美得很。

貧困地區群眾渴求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補齊鄉村文化建設短板成為當務之急。彭陽縣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徐楓蘭介紹,到今年7月底,彭陽縣已在全縣156個村建成106個文化廣場、109個鄉村大舞臺,並且實現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

硬體設施齊備了,組織鄉村文化活動的心氣兒才更足。截至目前,彭陽縣圍繞民族團結、精準扶貧、移風易俗等主題組織開展的“送戲下鄉”活動已超過70場,覆蓋全縣12個鄉鎮,打破了沉寂的鄉村文化氛圍。

參與“送戲下鄉”的寧志蘭是紅河鎮夏垣村農民,從小喜愛秦腔,農閒時跟隨劇團演出。她那素雅大氣的佘太君扮相,高亢嘹亮的唱腔讓村民看得津津有味。“每次下鄉,只要能給鄉親們唱上一段,我就特別高興。”寧志蘭説,她所在的劇團由縣裏30多名業餘戲曲愛好者組建,今年已經完成20場“送戲下鄉”活動。

“在‘送’戲曲、小品、舞蹈等節目下鄉的同時,我們更支持鼓勵民間文化藝人、鄉村文化能人自辦貼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藝節目,這叫‘種’文化。”徐楓蘭説。

“村裏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好後,我就喊來十來個人一起學習廣場舞。”友聯村婦女楊玲被戲稱為舞蹈隊的“臺柱子”,“都不忙的時候,在微信群裏吼一嗓子,大家就到這兒集合排練,我們也歡迎其他村民隨時加入,就是耍一個開心嘛。”

“現在農閒了,參與唱秦腔、舞獅等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喝酒鬧事、打牌賭博的人越來越少了。”古城鎮高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振權説,這個規模不大的舞蹈隊給村子平添了不少生機,特別是豐富的文化生活對民風的改變很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村文化振興是一大主題。貧困地區奔小康必須要補文化短板,否則就不是全面小康。”大眾樂秦劇團負責人陳國福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