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外貿向好格局進一步穩固

2017-11-09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10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
我國外貿向好格局進一步穩固

海關總署11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超過10%和20%,貿易順差收窄近18%。業內專家認為,進出口快速增長印證我國外貿向好格局穩固,但仍需保持清醒頭腦,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出口1.25萬億元,增長6.1%;進口9940億元,增長15.9%;貿易順差2544.7億元,收窄20.3%。專家表示,10月份出口增速較9月份略有放緩,但外貿總體回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特別是隨著外部需求的回暖,有望對出口平穩增長形成有效支撐。

10月份,出口增速之所以有所放緩,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研究員楊長湧説,10月份,正值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疊加,實際工作日只有17天,企業生産安排和出口頻率較以往減少,與出口領域一貫的“季末翹尾季初回落”規律相吻合。

此前發佈的10月份製造業PMI為51.6%,雖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但仍比去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且連續13個月保持在51%以上較高水平,綜合生産、庫存、採購量等指數的變化,表明製造業持續保持擴張的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外部需求的持續改善也為出口增長帶來了支撐。9月份,世界貿易組織(WTO)將2017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預期由4月份預測的2.4%上調至3.6%,較去年提高2.3個百分點。10月份,歐美等主要經濟體PMI均出現大幅回升,將對我國外貿進出口形成正向效應。

與出口的微調相比,10月份,進口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表示,進口持續增長表明當前內需較為穩定,雖有價格因素影響,但也表明國內需求較為旺盛,實體經濟總體運行良好。預計今年後兩個月外貿的名義增幅或將繼續放緩,整體會呈穩中趨緩態勢。

這一觀點與商務部綜合司、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7年秋季)》中判斷基本一致。該報告指出,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四季度進出口增速可能高位趨緩,但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全年外貿進出口能夠實現回穩向好的預期目標。

11月4日閉幕的第121屆秋季廣交會也釋放出上述信號。據統計,本屆廣交會境外採購商與會數量與出口成交量均實現“雙增長”,累計出口成交1986.52億元,同比增長8.2%。今年兩季廣交會成交總額同比增長7.84%,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幅,表明我國外貿調結構、轉方式步伐進一步加快。

“總體看,當前我國的外貿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不斷提升。”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從前10個月數據看,一般貿易佔比、貿易市場多元化、貿易主體變化及商品結構等反映外貿發展質量的主要指標,仍處於不斷優化之中。

專家同時指出,儘管我國外貿面臨的需求環境和發展條件是有利的,但外部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諸如貿易保護主義、國內要素成本走高等因素不容忽視。對此,要加快外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推動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標準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拓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空間。(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