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扭轉年初不利局面——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闖關奪隘

2017-12-05 07:4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529台被拆掉的燃煤鍋爐被集中存放在文安縣。趙永輝 攝

秋冬季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重污染的高發期,氣象條件總體不利。這段時期的空氣污染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年該地區的整體空氣質量狀況。為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展開,爭取從今年10月至明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重污染天數均同比下降15%以上

河北廊坊文安縣大柳河鎮興發板廠的4蒸噸鍋爐沒有了往日的“生氣”。作為090號,它與其他1500多家企業的燃煤鍋爐一起,被集中在文安縣的一座大院裏。它們的歷史將在這裡終結。

11月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散亂污”企業治理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階段總結現場會在文安舉行。環保部部長李幹傑通報,今年以來,京津冀區域6.2萬餘家涉氣“散亂污”企業得到治理;完成電代煤、氣代煤300多萬戶,替代散煤1000多萬噸;淘汰燃煤小鍋爐4.4萬台,淘汰小煤爐等散煤燃燒設施10萬多個……

沒有過時的産業,只有落後的技術

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生産基地,文安縣剛剛經歷了一場“綠色革命”。

1529台被拆掉的廢舊鍋爐讓文安燃煤鍋爐集中存放處成為了一個震撼的所在;曾經甲醛粉塵瀰漫的木業生産車間配置了布袋除塵、揮發性有機物粉塵收集設備、燃氣鍋爐,顯得明亮整潔;由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簽約合作的中國·文安木材工業技術研發中心,剛剛組建3個月,大豆蛋白無醛膠、單板乾燥及生態板阻燃技術3項成果已經獲得應用。

而僅僅幾個月前,這裡還被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指為“全中國最臟最亂最差的地方”。那時,70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業、攤點,分散在文安左各莊等3個鄉鎮,每天進進出出運送燃煤、木料、板材的重型柴油車和冒著黑煙的小型機動車輛不下5萬輛;扒皮子、粉木料、劈板材的5000多家原料企業每天持續不斷地排放粉塵;2000多家人造板生産企業,使用上千台燃煤鍋爐,加重著這裡的污染排放。

文安被“掛牌督辦”後,6800多家“散亂污”企業和攤點被取締,1529台鍋爐被破壞性拆除。文安的空氣質量因此發生了巨變。由2016年在全省143個縣市中排名100之外,進入到今年的前20名之列。

“沒有過時的産業,只有落後的技術。”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説,文安正在創建國家級人造板産業示範區,本地一批企業受邀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經過兼併重組,文安達標人造板企業從39家增加到200家,稅收不降反增,實現翻番。

聽了文安大地木業總經理劉增軍的介紹,李幹傑給他算了一筆賬,今年以來,這家企業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購置環保設備、進行鍋爐改造。所生産的膠合板從去年的300多萬張一下子增長到現在的750多萬張,不僅數量增加了,每張膠合板的利潤也從過去的2元增加到十幾元。多生産出的450萬張膠合板,利潤就是4500多萬元,一年就把環保投入收回來了。

“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效益?一個原因是質量得到提升,另一個原因是過去大量存在的‘散亂污’企業生産成本很低,惡性競爭,擠佔了市場。今年,經過治理,‘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得到了很好地解決。”李幹傑説。

通過這場“散亂污”企業治理攻堅戰,包括文安在內的廊坊市工業最集中、污染最嚴重的南部三縣市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000多噸,減排粉塵3300多噸,廊坊市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排名第四位。

環保倒逼經濟轉型,“綠色”促進多贏發展

“‘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實現了保護環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多贏預期目標。”李幹傑説。

以河北省為例,河北省副省長李謙介紹,今年以來,河北省共壓減煉鋼産能2555萬噸、煉鐵2066萬噸、煤炭1080萬噸、水泥261.5萬噸、玻璃500萬重量箱、焦炭808.8萬噸,淘汰燃煤小鍋爐3.6萬台,推進氣代煤、電代煤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排查出的“散亂污”企業全部整治到位。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由今年1至2月份同比上升46.2%,下降到1至10月份同比上升8.5%,比2013年同期下降38.5%,超額完成國家“大氣十條”下降25%的目標。

“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催生了一批新業態、新産業,全省産業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李謙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比繼續高於鋼鐵,戰略性新興産業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二産,達到66.5%。

據山東省濟寧市副市長于永生介紹,今年濟寧市連續開展“百日集中攻堅”“利劍治污”等環保執法行動,集中解決突出環境問題2327個。“環保倒逼經濟轉型發展成效凸顯。前三季度,濟寧市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利潤、利稅分別增長14%、41.4%、34.7%,為近10年來最高增幅。”于永生説。

數據顯示,“散亂污”企業整治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取得實效,“2+26”城市1至2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23.5%的不利局面已得到全面扭轉,3月至11月15日同比下降9.8%;北京市PM2.5濃度連續7個月低於60微克/立方米,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任務,李幹傑認為,“2+26”城市“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的做法和經驗值得總結推廣。具體而言,一是空氣質量改善;二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産業轉型升級,實現了增産不增污;三是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促進實現市場公平。

問責措施推動,治理大氣污染沒有退路

秋冬季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重污染的高發期,這段時期的空氣污染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年該地區的整體空氣質量狀況,也越發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

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從今年10月至明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重污染天數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要同比下降20%。

與行動方案配套執行的量化問責措施成為推動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一招。

現場會上,李幹傑直言不諱地説,明年3月,“2+26”城市大氣環境整治效果將進行大排隊,排在倒數三位的、改善幅度沒有達到60%的城市,將追責副市長;沒有達到30%的,將追責市長;不降反升的,要追責市委書記。

11月14日,環保部公佈了“2+26”城市10月PM2.5平均濃度和同比變化幅度排名。數據顯示,17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下降,11個城市同比上升。從改善幅度來看,PM2.5月均濃度同比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為保定、北京和石家莊市,分別下降34.4%、32.1%和31.0%;同比升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為晉城、邯鄲和焦作市,分別上升139.1%、62.7%和51.2%。

李幹傑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歲末年初的氣象條件總體不利,一些城市PM2.5濃度仍在不降反升,實現“大氣十條”要求的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標的壓力仍然較大。

為全力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李幹傑提出,這些城市還需不折不扣完成攻堅行動工作任務,守住“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階段性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完善排污許可、考核問責等制度,嚴格環境準入和審批,避免污染轉移。(記者 曹紅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