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冬春農田水利建設再掀熱潮

2017-12-26 07:4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冬修水利正當時。在江西省樟樹市橫塘村灌渠,3台大型挖掘機揮舞長臂,將淤泥、雜物等抓出,挖掘機身後,30多名小夥揮鍬鏟土、轉運溝泥,暢通的渠道不斷向前延伸。村民郭青林高興地説:“這一下,村裏的300多畝農田再也不怕渴了。”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據水利部消息,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掀熱潮。截至目前,各地完成投資28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累計改善灌溉面積4834萬畝,新增節水灌溉2480萬畝,新增節水能力28.5億立方米。農田水利還欠賬、補短板,讓豐收水暢流到田間,不斷築牢糧食生産的根基,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水利支撐。

投入更給力,打通水利“最後一公里”

建設農田水利,舍得真金白銀。

制度頂層設計。水利部印發《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政府主導,保障投入,中央投入1000多億元資金,釋放出加強農田水利的政策信號。

各地細化方案,分解任務。不少省份黨政一把手一線督導,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強大合力。

整合資金幹水利。江蘇省新沂市探索“一個龍頭放水,多個渠道飲水”,將棋盤鎮大型泵站和高標準農田等項目整合,提升駱馬湖水,讓8萬多畝農田實現了自流灌溉,周邊不少農民建起特色農業基地,有了新的掙錢門路。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政府主導、規劃統籌,推進涉農資金整合,著力打通灌排“毛細血管”,目前已完成冬春水利投資計劃的65%。

一張藍圖繪到底。江西省樟樹市,冬春水利建設與美麗鄉村、與河長制結合,深塘擴堰、閘站維修、渠道清障一起發力,市水利局局長黃輝介紹,近3年來,全市農田水利建設投入4.1億元,其中市鄉財政配套1.5億元,夯實水利基礎,抗旱保糧、防洪保安,守護好百姓的幸福家園。四川省宣漢縣,專門出臺考核辦法,每月兩次督導推進,縣財政拿出5000萬元配套建設灌區渠係。

農田水利離不開農民參與。湖南省岳陽縣“以獎代補、先建後補”建設小農水,長湖鄉水務站負責人許九平説:“打通渠道‘梗阻’,灌溉才有保障。政府拿大頭,村民出小頭,幹自己的事,村民投工投勞積極性很高。”今年冬修,長湖鄉共投入1150萬元,修整山塘,開挖河道,讓上遊的灌溉水滋潤下游農田。

上下合力,冬春農田水利建設快速推進。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投入大型機械1.64億台套,農民投工投勞19.06億個。今年計劃開工的15項重大水利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大中型灌區建設與節水配套改造、小農水等項目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步伐加快,4600多萬農村人口受益。

市場激活力,節水灌溉工程成主角

糧食生産,關鍵在水,根本出路在於節水。在冬春水利建設中,許多地方的節水灌溉工程成了主角。

擰緊節水龍頭。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鎮新建村,3400畝地低壓管道全覆蓋,打開閥門,農田就能喝上“自來水”。村委會主任趙多儉説:“比起以前的土渠,能省一半水,今年冬灌十來天就全部澆完了。”省水就是省錢,全縣投入3.06億元,建成高效節水面積30萬畝,平均每畝地節水150立方米以上。

調動主體活力。安徽省寧國市的天地莊園,自籌資金100多萬元,建起高效噴灌,水肥一體,“澆地”轉向“澆作物”,農業效益因水而變,畝均減少用工3—5個工日,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5%—20%。河南南陽,用市場機制拓資金渠道,民投、民建、民營,吸納9.4億元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節水項目。

助力現代農業。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圍繞産業扶貧,補水利短板,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萬畝,一個個小壩塘、小水渠,將珍貴的水資源匯集起來,一個個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現節水增收,田陽芒果、香蕉、百香果等特色産業全面開花。

創新多元投入。黑龍江省富錦市幸福灌區,“一份協議”引入民間資本,禹政水利公司託管經營灌區,實施田間工程節水改造,1年時間灌溉面積恢復到近20萬畝,多种經營快速發展,讓老灌區煥發新活力。重慶綦江,成立國有公司南州水務集團,充分盤活水利資産,通過銀行、債券等方式,整合國土、水利、農業等部門資金,近3年投入區級資金近12億元用於水利。

政策引導,調動受益主體、吸納金融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等參與農田水利,市場之手顯活力。據統計,河北、江蘇等17個省份農田水利投資超過百億元,安徽、江西、寧夏等9個省份完成年度投資80%以上。

改革添動力,農田水利建好有人管

與“誰來種地”一樣,農田水利也面臨“誰來建、誰來管”難題。

破解主體缺位,安徽省阜南縣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原則,對小農水確權登記。“水定權,人定心。有了産權,心裏踏實。”王化鎮大湖村陳維森和6戶村民合夥,對紅旗灌溉站更新改造,引河清淤、維修變壓器和機泵,讓紅旗灌溉站重煥生機,新增灌溉面積2500畝。

明晰産權,還權賦能。貴州省推進小農水産權改革,成立2097個用水合作組織,有效解決工程“有人建、沒人管”問題。政府投入一點,群眾籌一點,4.3億元建設26個“建管養用”一體化山區水利項目,讓70萬群眾受益。

推進水價改革。四川省投入17.4億元,整修382萬畝項目區,建設渠道590公里,100余萬處小水利工程確權頒證。“節水獎勵,超額加價”,平均每畝水費降低了1/3。江蘇省灌雲縣落實管護主體,用水戶與泵站承包人協商定價,節水獎金存入用水戶協會專項賬戶,作為渠係維修基金,使農田水利工程建得好、用得起,發揮長期效益。

破解服務缺位,基層水利體系改革加力。“吃上財政飯,沒有後顧之憂,水利站回歸其職能。”江蘇省太倉市雙鳳水利站站長鄒樹林説,近3年實施了1.2億元項目,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8。讓農田水利工程輕裝上陣,湖北省級財政每年拿出兩億元,落實小農水工程管護經費。湖南省級財政5年籌措50億元,對縣級農田水利建設分類獎補。機制一變,曾經“網破、人散”的基層水利站再獲新生,撐起農田水利基礎的“軟實力”。

破解“水瓶頸”,一片片中低産田變成高標準農田,我們保障糧食安全更有底氣。(記者 趙永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