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探尋河北糧食生産“一減雙增三節”的密碼

2017-12-26 18: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6日電(記者 白明山)年終歲末,河北糧食生産傳來喜訊,2017年糧食産量突破700億斤,全省糧食實現種植面積減、單産增、總産增“一減雙增”的新突破。在實現量變的同時,河北大力推進節水、節肥、節藥綠色發展方式的轉變。

從普麥到強筋 一斤多賣了0.15元

如今消費者對農産品的需求從“吃飽”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健康”轉變。記者採訪發現,種糧大戶對種植結構、品種結構精挑細選,達到了品質提、效益升的結果。

柏鄉金谷源公司通過與中糧集團共同成立優質小麥專業合作社,實現種植小麥品種從普通麥到優質麥的轉變。

公司總經理常清説:“合作社小麥種植規模現已達到13萬畝,種植的優質強筋麥主要用於麵包粉、拉麵粉,不僅比普通小麥的産量高,收購價格還比普通麥每斤高出0.15元左右。量高、質優、價高,調一個品種,一舉三得。”

河北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李聯習説,從2016年開始,河北啟動實施農業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籽粒玉米調減、“糧改飼”等一系列專項規劃。

河北以優勢産區為抓手,推廣中強筋、強筋品種,打造優質小麥生産基地,2017年全省小麥優質率達到73.1%,高於全國10.1個百分點。

“三節”帶來綠色轉變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壓力和水資源緊缺現實,河北突出糧食生産中的“綠色引領”,把節水、節肥、節藥作為糧食綠色生産發展的重點。

農業是耗水大戶,而河北水資源嚴重匱乏是不爭事實。從2014年開始,河北實施地下水超採治理試點,大力推廣小麥節水品種、季節性休耕和節水灌溉,以政府補貼、規模主體引領、整村整片推進為主要方式,已累計季節性休耕200萬畝,實現一季休耕一季雨養,每畝減少灌水180方,促進了用地與養地結合。

衡水棗強縣前河西村村民李彥雪説,受益於休耕,家裏收入不降反增。她掰著手指頭算賬,以前種麥子澆地得打深井,抽水的電費算著都心疼。現在村裏實行休耕,還有相應補助,老公騰出手到縣城打工,家裏又多了份收入。

走進“全國種糧大戶”武軍祥的基地,一個實驗室吸引了記者注意。他説,現在種糧食不能靠感覺,我們這個測土培方實驗室,合作社哪塊地氮磷鉀含量多少、缺啥,取樣一檢測就知道,配肥的時候根據地塊、作物生長週期精準施肥。

2017年河北省主要農作物氮肥利用率達到37%以上,比2014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在節藥方面,以精準施藥為目標,已實行了監測預報精準化、病蟲診斷網絡化、減量控害全程化、綜合防控綠色化、統防統治專業化。

誰來種地?新型經營主體

記者在基層採訪發現,建立在一定規模優勢基礎上的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正日益成為促進糧食生産、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如何提高新型經營主體的種糧積極性?李聯習説,關鍵要正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為此,河北出臺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完善配套政策體系,穩步推進土地確權工作,已完成承包地確權9319.8萬畝,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95.2%。

在邢臺寧晉縣金蜜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理事長王擁軍説,合作社流轉土地1600畝,得益於土地成方連片,政府鋪設了微噴灌設備,還對田間道路進行了部分硬化。

針對單個農戶力量薄弱的特點,河北還大力推進土地託管、代耕代種代收、病蟲統防統治等糧食生産社會化服務,促進標準化生産,2017年完成社會化服務面積63.7萬畝,服務農戶達到18.6萬戶,為農民節約生産成本1.27億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