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先進製造業唱響工業經濟主旋律

2018-01-01 07:3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傳統製造業融入提升 新興技術産業化發展
先進製造業唱響工業經濟主旋律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開發出一批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新産品,廣泛應用於重大工程和高科技領域。圖為山西太鋼冷軋廠工人在操作智慧生産設備。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振興的主戰場,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當前,我國製造業進入提質升級階段,傳統製造業正在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産業結構也向著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隨著先進製造業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先進製造業不斷創新,積極搶佔核心技術新高地,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相信未來擁有一定研發和技術積累的中國先進製造業將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2017年,我國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正逐漸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不斷涌現,甚至在某些製造業領域成為全球技術標準的制定者。

數據顯示,作為先進製造業的重要部分,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較快,盈利能力增強。2017年前11個月,高技術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4%,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68%,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此外,先進製造業的代表領域也增速較快,如2017年我國智慧製造産值約為15000億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

邁向價值高端

“我國先進製造業大致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傳統製造業吸納融入先進製造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信息技術後,進而提升為先進製造業。例如,智慧機床、海洋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另一部分是新興技術成果産業化後形成的新産業,並帶有基礎性和引領性特點。例如,增量製造,生物製造,微納製造等。”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韋玉懷介紹説。

2017年,隨著研發投入持續快速增長,我國先進製造業産業結構正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已打造了航天、超算、新能源等多張“中國名片”。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慧製造産業産值達到15000億元。從2011年開始,過去5年年均增長率都超過了20%,目前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産值達到30000億元。其中,衛星應用産業年産值已超過2000億元,在衛星導航、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對地觀測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中國的海洋工程裝備産業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航天已具備了較為完善配套的航天裝備研發、設計、製造、試驗體系及産品質量保障體系,是當今世界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運載火箭、衛星、載人飛船、深空探測器等多類航天産品、發射服務及地面設施建設等一攬子服務的國家,已躋身於世界航天大國行列。

“先進製造業包含的領域廣泛,從細分領域來看,目前發展較好的主要是智慧製造裝備産業、衛星及應用産業、海洋工程裝備産業、航天裝備産業和先進軌道交通設備業等。”韋玉懷介紹説。

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表示,我國先進製造業擁有社會主義大協作、較硬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雄厚的高素質産業工人等産業優勢,強有力地推動了産業快速發展。

打造技術高地

2017年12月29日,陜重汽慶祝2017年第16萬輛重卡下線。截至目前,陜重汽重型卡車市場佔有率已達15.4%。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濰柴動力以“動力總成”為核心的黃金産業鏈。2005年,濰柴動力吸收合併湘火炬後,完成了從單一發動機向以動力總成+整車整機的轉型,徹底改變了我國缺少重型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的被動局面,同時也重構了中國重卡行業的市場格局。在濰柴動力的強力支持下,陜重汽創下12年來增長10倍以上的傲人成績。

2017年,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不斷創新,積極搶佔核心技術新高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發展先進製造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相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先進製造業是指製造業不斷吸收和應用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成果,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産,取得良好經濟收益和市場效果的製造業總稱。”市場諮詢機構眾誠智庫總裁楊帆説。

秦海林表示,2017年,先進製造業正加速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破解生産過程中的“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實時共享”,促進“物理世界+數字世界”加速融合。

比如,製造企業九陽從研發端、設計端、製造端和産品端統籌發力,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及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産品創新能力,向先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其産品九陽無人豆漿機與APP連接後,能實現遠程控制、遠程預約、智慧購豆等智慧互動與體驗。“2017年,我國先進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不斷加速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虛擬技術+網絡技術’推廣應用,增強了製造工藝及設備和工廠的柔性及可重構性。”秦海林説。

培育産業集群

“2017年,我國已經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楊帆舉例説,比如機床領域的瀋陽機床、大連機床兩大集團,其年銷售收入均超過百億元,位於世界機床産業前10強。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新松機器人、海爾哈工大機器人、安川首鋼機器人等在世界機器人産業舞臺已佔有重要位置。

更加可喜的是,一些先進製造業集群正在崛起。據秦海林介紹,中國先進製造業已有分別以“中國矽谷”“中國數谷”“中國光谷”“中國軟體名城”為稱號的中關村科技園、貴陽大數據産業集群、武漢光電信息産業集群、杭州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及人工智慧産業集群,以人工智慧為主的廣州機器人産業集群,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為主的長江經濟帶,以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為主的珠三角産業集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從空間佈局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地區已經具備了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的良好基礎。有一定研發和技術積累的中國先進製造業將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主要包括家電製造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客車製造、通信設備製造業、科技硬體、工程機械等行業。”韋玉懷説。

“要把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更好結合起來,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區域聯動、錯位競爭的製造業發展新格局。”工信部部長苗圩説。(記者 黃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