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銣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 同步應用於北斗三號導航衛星

2018-01-18 11: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胡喆)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203所研製的一台銣原子鐘和一台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少數國傢具有獨立研製能力。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3種。

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之一,高性能的星載原子鐘對導航精度起到重要作用。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星載銣鐘項目負責人楊同敏介紹,相比此前的北斗工程中單純採用銣原子鐘,此次發射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上不僅裝有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且比前代産品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技術性能大幅提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星載氫原子鐘包括物理和電路兩部分,構成較為複雜。為滿足衛星發射及在軌運行時需要面對的振動、溫度、輻照等環境要求,進一步增加了研製難度。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星載氫鐘項目負責人部英男錶示,目前203所研製的星載氫原子鐘在技術性能及可靠性上均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平,為北斗三號組網衛星的高性能、長壽命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無線電時間頻率計量標準領域的尖端技術,我國正在進入星載原子鐘研製的‘無人區’。”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黨委書記韓志平告訴記者,未來中國的星載原子鐘將會有更多原創性突破,為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