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法機關打出系列“組合拳”
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2018-01-21 07: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題:政法機關打出系列“組合拳” 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新華社記者熊豐、陳菲

國企探索失誤要予以容錯、避免辦案簡單化致企業倒閉、行賄犯罪要“兩個區分”……2017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切實強化企業家人身財富安全感,增強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信心。消息發佈後引起企業界和法學界的高度關注。

有恒産者有恒心。産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産權能否得到有效保護,直接關係著人民群眾的財産財富安全感。為落實中央要求,近年來,政法機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出實招落實産權保護制度,依法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著力給企業家安心安業吃上一顆“定心丸”。

早在2016年,中央專門出臺了關於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對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推進産權保護法治化等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保護産權政策,為司法機關依法妥善處理相關案件指明了方向。

我國對産權的保護力度一直在不斷加大,但一些地方公權力侵害私有産權、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侵犯知識産權等案件仍然時有發生。

2018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修訂印發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正式施行。

《規定》在嚴格遵循和深入貫徹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精神、兼顧刑事司法與産權保護平衡的基礎上,從總則上的原則性規定到分則中的涉案財物處置均作出了一系列細化規定,相關條款高達15條,佔1/6強,以妥善處理維護市場秩序與激發社會活力的關係,審慎把握處理産權和經濟糾紛的政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性質,防範執法不當行為。

同時,相關條文進一步細化了涉案財物處置的法律程序,體現了在嚴格依法辦案的前提下,既要保持打擊犯罪的“力度”,又要注重文明執法的“溫度”的執法理念。

201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人民法院將依法再審張文中案,顧雛軍案,李美蘭與陳家榮、許榮華案等三起重大涉産權案件,其中兩起將由最高法直接提審。

這些社會反映強烈的産權糾紛案件進入再審程序,無疑有利於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更讓人們切實感受到黨中央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堅定決心,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起案件宣佈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再度發佈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通知強調,要嚴格執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要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對企業家在生産、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為,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要嚴格非法經營罪、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防止隨意擴大適用。對於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産生的民事爭議,如無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符合犯罪構成的,不得作為刑事案件處理。

司法實踐中,各地政法機關也在努力積極探索,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在上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制定方案,提出了加強産權司法保護、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等方面33項工作任務。

在浙江,近年來浙江省檢察院專門成立服務非公經濟教研組,集中開展服務非公課題研究。嚴格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構成犯罪的,正確把握捕與不捕、訴與不訴標準,堅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審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防止和避免出現“抓一個人,搞垮一個企業”的情形出現,各地辦理了一批服務非公典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

在福建,泉州市兩級檢察院在全市部分園區、企業、行業協會、商會設立30個檢察室入駐服務,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法律服務,並通過專設掌上、線下企業訪談廳,優先受理企業投訴、優先辦理涉企案件、優先處理企業維權。

專家認為,當前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六成,創造80%左右的社會就業。司法機關的這些舉措,將有助於推動形成更加有利於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和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