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探路陸上貿易新規則

2018-01-29 07:3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探路陸上貿易新規則
——內陸發展經濟學的“兩江”樣本(下)

長期以來,全球貿易活動一直被“海洋貿易規則”所主導,而廣袤的內陸地區因此成了對外開放的“末梢”,深居內陸的重慶便是典型之一。

不過,隨著2017年4月1日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正式掛牌,這一貿易格局有望在重慶被率先改寫。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區域,兩江新區在加速融入全球市場體系的同時,也將承擔起探路陸上貿易規則的新使命。

果園港的新藍圖

在2017年的渝洽會上,重慶兩江新區與渝新歐(重慶)物流公司簽訂了戰略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渝新歐”多式聯運項目。這一項目的啟動,意味著“渝新歐”班列有望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實現始發,困擾企業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

對於果園港,許多人並不陌生。2016年1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來渝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選在了這裡,他還寄語建設者們“這裡大有希望”。近年來,兩江新區緊抓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大機遇,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大力發展集公、鐵、水、空為一體的綜合物流集疏運體系,使“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實現無縫連通和接駁,而這個聯結點正是我國最大的內河港口——果園港。

“果園港不單純是重慶的港口,也是面向整個中西部和世界的港口。”港口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橫貫亞歐大陸的“渝新歐”鐵路,在果園港實現了與長江的“牽手”——搭乘“渝新歐”的中歐貨物,可沿長江黃金水道便捷換乘“出海”,向南,可達東盟市場,果園港作為承載重慶東西雙向開放和長江上遊物流貿易樞紐港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對於廣大進出口企業來説,果園港口岸功能擴展後,將直接帶來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當地一家企業負責人算過一筆賬:目前“渝新歐”始發站距離保稅區約有32.5公里,貨物要想搭上“渝新歐”班列,還需用汽車中轉,“這一截路程雖不長,但各項費用加起來,一個標箱也要近千元”。

自重慶確立打造長江上遊航運中心目標以來,果園港曾歷經多次規劃調整。如今的果園港建設,定位於國內最先進的第三代現代化內河港區,不僅是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建設的又一標誌性工程,也將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平臺之一。

對於內陸地區而言,發展開放型經濟,離不開水運口岸的規模化優勢。從全國層面看,承載著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建設重任的四川、陜西和湖北等周邊省份,同樣迫切需要大吞吐量的水運口岸來實現自由貿易貨物的進出,依託果園港區多式聯運物流樞紐的優勢,可通過水路讓上述內陸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絡起來,真正實現新型互聯互通與效能的最大化。

深耕自貿“試驗田”

陸上貿易新規則的構建,離不開硬體、軟體兩方面的支撐。如果説以果園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已路徑清晰,那麼無現成經驗可循的軟體建設,對重慶而言將是一項更為複雜的系統工程。

“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掛牌運行,將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制度創新空間,這正是構建陸上貿易新規則的絕佳契機。”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看來,處於幾大國家戰略疊加下的兩江新區,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成為實現這一使命的探路先鋒。

事實上,近年來重慶在陸上貿易規則上的探索從未止步。重慶海關關員王平告訴記者,這些年重慶海關除了力推與沿途海關實現監管互認外,還參與到集裝箱衛星定位跟蹤系統、中歐班列運郵測試等多項研發工作當中,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渝新歐暢通無阻。

然而,傳統海上貿易規則在諸多方面並不適用渝新歐這樣的中歐班列,比如海運貨單具有金融屬性,可在銀行進行融資押匯,但鐵路貨單卻無法實現這一功能,客觀上提高了企業的資金成本。此外,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在載具、口岸通關等方面尚不能真正達到一體化,也影響了中歐班列的整體運行效率。

對此,兩江新區在自貿試驗區制度框架下,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在相關園區探索設立金融服務平臺公司和綜合服務平臺公司,力爭突破當前渝新歐貿易供應鏈金融以及綜合服務上的制度瓶頸。同時,借助自貿試驗區平臺,兩江新區還將著力推動口岸監管、通關效率等方面與沿海地區甚至發達國家對標,力求構建出一整套適合陸上運輸的國際貿易規則體系。

目前,包括負面清單、事中事後監管、一枚印章管審批等在內的多項經驗舉措,已在兩江新區全面複製推廣,而在國際貿易法治實踐、市場監管與數據交換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兩江新區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從“末梢”到開放前沿

作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所在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兩江新區坐擁三大戰略使命的疊加效應,為其建設內陸門戶、開放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常規的工業開發區或城市開發有所不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是基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的框架範圍內,以服務貿易為主題的一種合作。”湯宗偉表示,作為中國與新加坡設立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示範項目將在金融服務、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術等重點領域尋求更大突破。

提升服務貿易,促進戰略性産業發展,是面向未來、主動融入全球市場的戰略考量,兩江新區成立以來不斷推動産業升級,逐步形成“3331”産業體系,即優化發展綠色智慧汽車、新型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産業,優先發展現代金融、服務貿易、多式聯運物流産業,加快壯大大數據、大健康、綠色環保産業,加快聚集人工智慧、通用航空、機器人、3D打印、新材料、專業服務、文創旅遊、保稅貿易、軟體及服務外包、會展經濟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不過,總體來看,兩江新區在新興服務業上的“塊頭”還不夠大,而中新示範項目“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的發展主題,不僅契合了兩江新區發展新興服務貿易的需要,也符合“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有利於更好地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當你轉過身去,後方就變成了前方。”經過8年多的發展,兩江新區已搭建起多維開放平臺,探索出一條內陸地區發展高水平外向型經濟的新路徑。湯宗偉表示,兩江新區將緊扣“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定位,以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口岸高地,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為主攻方向,實行開放通道、口岸、平臺一體打造,開放主體、環境一體建設,進一步參與國際分工、對標國際規則,不斷拓展內陸開放的平臺、功能和通道,充分體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以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起陸上貿易新規則,成為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排頭兵”。(採訪組成員:孫世芳 冉瑞成 顧 陽 吳陸牧 執筆:顧 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