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雷莎·梅:擁抱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2018-01-30 20: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倫敦1月30日電 特雷莎·梅:擁抱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1月31日至2月2日訪問中國並舉行新一輪中英總理年度會晤。這是她出任首相後首次正式訪華。

在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時代,中英雙方共同描繪了雙邊關係“黃金時代”新藍圖。在英國“脫歐”公投後上臺的梅,延續中英關係“黃金時代”大方向,著力塑造“全球化英國”。

擁抱“黃金時代”

“我會致力於保持英國與中國關係的‘黃金時代’——不僅僅因為中國是重要的貿易夥伴,更是因為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作出的決定能和我們的決定一起改變這個世界。”一個月前,梅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發表演講時説。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與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梅上臺後繼續堅持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大方向,中英關係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勢。

2016年9月,梅出任首相後不久出席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之後,她批准重啟中英法三方合作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

2017年初,她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明確表示:“我當然要去中國訪問,我們在考慮什麼時候適合。我們顯然看重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梅認同全球自由貿易,主張英國“脫歐”後加強對華經貿合作。去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之後,她説:“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的講話以及對全球自由貿易重要性的評論引人關注。”

後“脫歐”時代,英國政府提出塑造“全球化英國”,將目光投向歐美盟友之外的其他國家,中英關係也因此迎來新機遇。此次梅訪華期間,預計雙方領導人將鞏固戰略共識,拓展務實合作,賦予“黃金時代”新內涵。

就任“脫歐首相”

梅出生於1956年10月1日,20世紀80年代開始投身政治,先後擔任市議員、國會下院議員,2010年被任命為內政大臣,是英國政壇半個世紀以來在內政大臣這個被稱為“政客墳墓”的職位上任職時間最長的人。

2016年7月,身為“低調疑歐派”的梅在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後臨危受命,出任英國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執政一年多來,梅內憂外患不斷,內有黨內“倒梅”陰謀、政局混亂,外有歐盟步步緊逼、談判艱難。雖然遭遇執政危機、高官醜聞、恐怖襲擊等重重挑戰,但這位將“脫歐”視為頭號任務的首相依然帶領英國政府與議會走完了“脫歐”談判內部程序,與歐盟達成階段性談判成果。

在號稱史上最艱難的英國“脫歐”談判中,梅在多方之間斡旋奔命,充分展露出堅忍沉穩的性格,這種性格與其成長經歷密不可分。她曾在多個場合回憶父親對她的影響。

作為一個牧師的獨生女,梅以父親的身份為榮,她很小就明白在父親面前她的“小需求”永遠排在公眾的“大需求”之後。父親關心時事,梅耳濡目染,12歲起每週末在保守黨辦公室幫忙做事。在牛津大學讀地理專業期間,熱衷政治和辯論的她成為大學辯論會主席。

紮實苦幹、不喜社交,這兩個特徵從梅少年時就開始顯現。喜歡她的人認為這是她的優勢所在,也是她多年來不依靠出身和人脈、一路默默打拼成為英國第二位女首相的實力所在。

熱愛時尚

梅的父母上世紀80年代先後去世後,丈夫菲利普成為她最親密、最信賴的人。兩人結識于牛津大學,1980年結婚,至今恩愛如初。梅在多個場合公開稱讚丈夫是她“最堅實的靠山”。

梅性格低調,在媒體面前寡言少語,是“花邊新聞”絕緣體,公眾對她的個人生活、性格喜好等知之甚少。

去年5月,梅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採訪。無論是大話題還是小問題,她的回答都無比簡潔。

——“喜歡看《福爾摩斯》還是《駭人命案事件簿》?”“兩個都看。”

——“喜歡威士忌還是紅酒?”“視情而定。”

——“喜歡默克爾還是馬克龍?”“都有合作。”

——“蘇格蘭什麼時候應該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不是現在。”

——“為什麼你的社會福利政策前後轉變巨大?”“並無變化。”

英國媒體喜歡捕捉梅的粧容和服飾搭配,她的口紅、低胸上衣、豹紋鞋曾長期佔據英國報紙版面。她毫不掩飾自己對時尚的熱愛,稱自己如果被扔到荒島上,只希望隨身帶上《時尚》雜誌。

梅還從母親那裏繼承了對烹飪的熱愛。她家裏有一百多本烹飪書;在2016年出任首相後首次接受媒體訪問時,她分享了母親當年最拿手的司康餅食譜。

與英國首位女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相比,梅更積極為女性發聲,鼓勵和幫助女性進入英國政壇,促進保守黨的現代化、多元化。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